[发明专利]高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4922.3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军;赵春华;张天瑞;朱华伟;林兆;张延平;李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7/1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丁醇 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污染,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利用微生物转化或发酵可再生资源高效生产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的能源发展趋势,这种通过生物法生产化学品的方式是可持续的且环境友好的。
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品和原料,可直接用作有机溶剂,是合成多种酯类化合物的前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同时,丁醇也是优良的可替代汽油的生物燃料。它具有和汽油相当的热值与辛烷值,可与汽油以任意比例混合;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腐蚀管道;与乙醇相比,其蒸汽压低,安全性高,因此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目前,丁醇的年市场需求大约在百万吨级别。
丁醇可由生物合成是巴斯德于1861年首次发现的,1912年,魏兹曼(Weizmann)发现了一种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梭菌)能够将淀粉转化为丙酮、丁醇及乙醇。之后,很多研究便集中于改造丙酮丁醇梭菌,以期得到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丁醇的工程菌株。但是,丙酮丁醇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其遗传操作系统复杂,不利于进行实验室的研究和工业的生产。2008年,Shota Atsumi,James C.Liao等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丁醇的合成(Atsumi S,Cann A F,Connor M R,et al.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1-butanol production.Metabolic engineering,2008,10(6):305-311.),该研究组将丙酮丁醇梭菌体内的丁醇合成途径转移至大肠杆菌内,致使其可产生少量丁醇。随后,该研究组对整条途径进行了优化,将以NADH为还原力,催化可逆反应巴豆酰辅酶A生成丁酰辅酶A的丁酰辅酶A脱氢酶复合物(Bcd-EtfAB complex)替换为来自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的催化不可逆反应的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Ter);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酶,由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Thl)换为大肠杆菌中活性更强的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toB),由此形成了NADH和乙酰辅酶A的驱动力,丁醇产量大幅度提高。
目前的丁醇生产菌株都是基于质粒表达基因,并且使用诱导型启动子,所以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丁醇的工业菌株需要所有的基因操作在染色体水平进行以保持遗传稳定性,不需要诱导剂,并且要有较高的产量和得率以降低分离成本和原料成本,这样的菌株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重组菌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包括如下步骤:
1)抑制生产丁醇的出发菌基因组上pykA基因表达和/或活性,且提高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fdh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得到目的菌A;
2)在氮源不丰富的M9培养基中驯化目的菌A,得到目的菌B;
3)抑制所述目的菌B基因组上yieP、stpA、yqeG和yagM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且提高所述目的菌B中ter基因和crt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得到重组菌。
上述方法中,所述抑制生产丁醇的出发菌基因组上pykA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为敲除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pykA基因;
所述提高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fdh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为增加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中fdh基因的拷贝数;
所述抑制目的菌B基因组上yieP、stpA、yqeG和yagM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为敲除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的yieP、stpA、yqeG和yagM基因全部或部分片段;
所述提高目的菌B中ter基因和crt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为增加目的菌B中ter基因和crt基因的拷贝数。
上述方法中,所述增加出发菌基因组中fdh基因的拷贝数为将fdh基因及其启动子整合到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
所述提高目的菌B中ter基因和crt基因的拷贝数为将ter基因及其RBS和crt基因及其RBS整合到所述目的菌B基因组上。
上述方法中,所述敲除或整合均采用基因组定点编辑或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
所述基因组定点编辑具体为ZFN编辑、TALEN编辑或CRISPR/Cas9编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