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带齿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3872.7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育年;廖猛;刘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头,特别涉及金刚石钻头。
背景技术
金刚石钻头主要用于陶瓷、玻璃等硬质物品上打孔,这些物品的表面硬度比较高。
高速旋转的金刚石钻头的局部温度可以超过1000摄氏度,但是,在这样温度下工作,容易使钻头折断,因此,在使用钻头时,工作人员必须凭经验间歇性地停用钻头,待其散去部分热量后继续使用。若工作人员的操作经验不足,就容易过度使用钻头,将其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带齿钻头,具有钻头温度过高时可予以工作人员指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刚石带齿钻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头、圆管状金属基体和金刚石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管状金属基体的外表面嵌入热变色材质的指示板,所述指示板在800摄氏度的环境下可变色;
所述指示板通过挡条固定于圆管状金属基体的外表面,所述挡条与圆管状金属基体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头的温度升高时,通过指示板即可提示工作人员,以免工作人员因欠缺操作经验使钻头折断,其中,利用挡条对指示板进行固定,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圆管状金属基体。
优选的:所述金属基体长度为30mm,壁厚为3mm,由连接头处至金刚钻头处依次包括长度为5mm的第一段、长度为20mm的第二段和长度为5mm的第三段,其中第一段、第三段均为硬质合金,其中第二段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厚度为1.2mm的内硬质合金层、石墨层和厚度为1.2mm的外硬质合金层,其中石墨层由靠近连接头处至靠近金刚钻头处厚度逐渐增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基体的壁厚设置成3mm左右,远大于常规的1.5mm,这样,可在金属基体内部设置石墨层;并且将金属基体分成三段,其中靠近金刚石钻头的一段需要足够的强度,因此采用硬质合金,靠近金刚石钻头的一侧产热严重,因此需要加厚石墨层,为保证整个金属基体的强度,靠近连接头的一段采用硬质合金。
优选的:在金属基体的表面开多个沿金属基体长度方向的长形通孔,多个通孔在金属基体的表面均匀地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长形通孔,既可用作通水孔,又可改善散热性能
优选的:所述通孔长度为15mm。
优选的:在金刚石钻头上均匀地排布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数目与通孔相同;
多个通槽与多个通孔在金属基体的横向截面上均匀地错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开孔或者开槽会影响钻头的整体强度,因此将通槽与通孔错开,使开孔或者开槽对钻头强度的影响减小。
优选的:在金属基体与金刚石钻头的连接位置设有多个沿金属基体长度方向的长形槽,多个长形槽在金属基体的表面均匀地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金刚石钻头实质是将金刚石涂层涂布于金属基体表面而形成的,因此,为加强金刚石涂层固定于金属基体表面后的稳定性,设置了多个长形槽。
附图说明
图1是金刚石带齿钻头的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连接头;2、金属基体;21、通孔;22、内硬质合金层;23、石墨层;24、外硬质合金层;3、金刚石钻头;31、通槽;32、长形槽;4、指示板;5、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金刚石带齿钻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头1、圆管状金属基体2和金刚石钻头3;在金属基体2的表面开多个沿金属基体2长度方向的长形通孔21,多个通孔21在金属基体2的表面均匀地排布;在金刚石钻头3上均匀地排布有多个通槽31,通槽31数目与通孔21相同;多个通槽31与多个通孔21在金属基体2的横向截面上均匀地错开。这样,采用长形通孔21,既可用作通水孔,又可改善散热性能;另外,由于开孔或者开槽会影响钻头的整体强度,因此将通槽31与通孔21错开,使开孔或者开槽对钻头强度的影响减小。
再参照图1,在金属基体2与金刚石钻头3的连接位置设有多个沿金属基体2长度方向的长形槽32,多个长形槽32在金属基体2的表面均匀地排布。这样,由于金刚石钻头3实质是将金刚石涂层涂布于金属基体2表面而形成的,因此,为加强金刚石涂层固定于金属基体2表面后的稳定性,设置了多个长形槽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3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材弯道钻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粘土质浇注料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