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6007.4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发潮;徐成善;郭利荣;闫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1/12 | 分类号: | B62D61/12;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控制 车轴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轴提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载重量大的货车,为缓解车桥的受力情况,会采用多个车桥。过多车桥的采用在增加了车辆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摩擦阻力,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货车采用了车轴提升装置。在货车空载或者部分载荷情况下,通过车轴提升装置将单轴或多轴提升,使轮胎脱离地面,减少轮胎磨损,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当货车满载时,被提升的车轴降下,该车轴上的轮胎参与承载,从而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传统的车轴提升装置具有提升和降下两种状态,但需要人为地控制,不能够随货车载荷动态变化。此外,空载或半载的货车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因路面的颠簸会对货车车轮产生冲击载荷,相当于增加了车轴的载荷。传统货车此时部分车轴处于提升状态,则接地轮胎所在的车轴势必承担过大的载荷,恶化了车轴和轮胎的工况。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该装置一方面能够根据载荷情况自动地调节车轴触地与否,达到与传统车轴提升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当货车空载或半载行驶在颠簸路面时,提升的车轴会随接地轮胎车轴的冲击载荷情况自适应调整升降,从而改善车桥的受力,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能够根据货车承重载荷和路面冲击载荷情况自动地调节车轴的升降,控制车轮与地面是否接触,从而改善轮胎和车桥的受力状况,既能够延长车桥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包括气路系统、气路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
气路系统包括:压气机1、油水分离器2、调压阀3、储气筒4、空气滤清器5、高度控制阀6和空气弹簧12;其中,压气机1、油水分离器2、调压阀3、储气筒4、空气滤清器5和高度控制阀6通过管路顺序连通并布置在车架21底部;
高度控制阀6包括阀体23、阀芯24和阀芯杆25,其中,阀芯杆25气密性地穿过阀体23底部,阀芯24布置于阀芯杆25的顶端,阀体23的中部和底部各开有通气孔,高度控制阀6通过阀体23中部的通气孔与空气弹簧12以管路连通,阀体23底部的通气孔与大气连通;
气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支架8、钢板弹簧19和控制连杆20;
其中,控制支架8的前端与阀芯杆25的下端转动连接,控制支架8的后端与控制连杆20的上端转动连接,控制支架8与固定在车架21上的第一吊耳支架7以转动副相连;控制连杆20的下端与钢板弹簧19中部的U形螺栓18的上盖板固定连接;钢板弹簧19的中部布置有上支座16和下支座17,钢板弹簧19的上支座16、下支座17与U型螺栓18相连,第一后轴车轮15的车轴轴套安装在钢板弹簧19的上支座16和下支座17之间;钢板弹簧19的一端与车架21通过钢板弹簧前支架22连接;钢板弹簧19的另一端与车架21通过安装在第二吊耳支架9上的吊耳10连接,第二吊耳支架9与车架21固接;
执行系统包括:纵臂式导向杆13和第二后轴车轮14;
其中,空气弹簧12的上端面与车架21固接,空气弹簧12的下端面安装在纵臂式导向杆13的后端;导向杆安装支架11位于空气弹簧12前方,导向杆安装支架11的上端与车架21固接;导向杆安装支架11的下端与纵臂式导向杆13的前端转动相连;纵臂式导向杆13与第二后轴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压气机1与汽车发动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提升装置能够根据双后桥的货车承重载荷和路面冲击载荷情况动态地调节车轴的升降,从而改善车桥的受力,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而不像传统货车只能保持车轴提升或不提升的状态,而不能根据承重载荷和路面冲击载荷情况动态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于重载车辆后轴的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高度控制阀工作状态a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高度控制阀工作状态b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适应控制车轴提升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
1 压气机 2 油水分离器 3 调压阀
4 储气筒 5 空气滤清器 6 高度控制阀
7 第一吊耳支架 8 控制支架 9 第二吊耳支架
10 吊耳11 导向杆安装支架12 空气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6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式电动轿车直流电机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