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吸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4021.0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兴春 |
主分类号: | A21D13/00 | 分类号: | A21D13/00;A21D2/36;A21D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2699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油炸 面食 类食品 中油 吸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 吸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过剩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在现在社会中逐渐变成一个重要的问 题。肥胖是关系到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它是个体易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病、高血压、中风和冠状动脉疾病。同时它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上升有关, 尤其是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和宫颈癌等。引起肥胖 的一个原因是使用了高能量食物,如具有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油炸快餐产品 就是这类食品的广为人知的例子。
为了降低脂肪的摄入,人们设计了广泛的低脂肪食品饮食。这些饮食通 常使得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会经常因为饮食的味道的不同,或 者同一种饮食不同的味道,都会成为人们是否选着食用该类饮食的一个决定 性因素。理想的情况时生产出消费者可接受性高,脂肪含量低的食品,保持 原味,尽量控制该食物低含油量。面食类食品油炸后香脆可口,深受广大人 民喜爱,但是面食类食品容易吸油,油炸后高脂肪含量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 步,因此,发明一种脂肪含量降低的油炸面食类食品极为迫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 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 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吸收的方法,从而 克服现有技术中油炸面食类食品高脂肪含量的缺点,同时本发明方法能减少 油的损耗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吸收的方法:将面食类食品用热浓茶揉成 面团,然后进行油炸。
其中,所述的面食类食品和所述的热浓茶成5:1~2质量比。
其中,所述的热浓茶温度保持75~85℃。
其中,所述的热浓茶为茶和水成1~4:125质量比,采用100℃开水泡, 过滤除去茶叶后制成。
其中,所述的面食类食品为粳米粉、糯米粉或面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混合物。
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吸收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面食类食品用热浓茶揉成面团,以面团捏成团状不散开为宜,压 制成型;
(2)加热,将锅预热,用姜汁将锅内表面刷一遍,待锅内表面干透后向 锅内加油,将油预热5~10min;
(3)向步骤(2)中预热好的油内加入步骤(1)所得压制成型的面食类 食品,温度升至90~100℃,油炸5~20min,取出,即得。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锅预热为保持温度为50~65℃,加热1~3min; 所述的油预热为保持温度为60~65℃。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油为植物油、动物油或调和油中的一种。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姜汁为将生姜去皮放入榨汁机中榨汁,过滤, 取滤液所得。
其中,步骤(3)中加入面食类食品的量为加入油的0.8~1倍重量比。
本发明方法利用热浓茶将面食类食品揉成团后,面食类食品吸收浓茶中 的有益成分,从而使得面食类食品在油炸过程中降低对油的吸收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能有效的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含量,减少油炸面食类食 品中的脂肪含量,使得油炸面食类食品美味的同时降低油炸食品对人体造成 的致癌影响;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有效的减少油耗量,降低生产成本,且本 发明方法简捷、易操作,流程较简单,适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降低油炸面食类食品中油吸收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按质量比5:1取面粳米粉和糯米粉的混合物(粳米占30%、糯米占 70%),和热浓茶,即粳米粉和糯米粉的混合物1000g,热浓茶200g,向粳米 粉和糯米粉的混合物中缓慢加入75℃的热浓茶,和面,将粳米粉和糯米粉的 混合物揉成团,以面团捏成团状不散开为宜,压制成型,备用;其中热浓茶 为绿茶和水成1:125质量比,采用100℃开水泡,过滤除去茶叶后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兴春,未经郑兴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4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收获机挖掘铲
- 下一篇:橡胶式轴箱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