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rkbird A飞控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2432.6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朱元军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kbird 系统 无人机 编队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kbirdA飞控 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器,主要用于对地数据采集和监测、 运输等领域。目前所应用的无人机大都是一名操控者配备一架无人 机,甚至是一个团队配备一架无人机,这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利用率。 而且,单架无人机运载能力有限,只能搭载很少的设备,这严重限制 了无人机应用范围的扩展。为此,多人控制多架无人机甚至单人控 制多架无人机的想法已经成为了现今诸多实验室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围绕多人或单人控制多架无人机课题进行 了延伸扩展,提供一种基于ArkbirdA飞控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系 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ArkbirdA飞控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系统,包括长机 和至少一架僚机,长机和每架僚机内均设有数据采集单元和Arkbird A飞控系统,数据采集单元测量飞行数据并传给同机的飞控系统,飞 控系统处理后反馈给本机的控制设备进行姿态微调;该控制系统还包 括数据传输系统和无线图像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用于长机和僚机 间的数据传输以及长机、僚机与地面操控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无线图 像传输系统用于将长机、僚机拍摄的图像信息传给地面操控端。
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包括GPS定位仪、气压计、陀螺仪、三轴加 速度计,采集的飞行数据包括无人机位置信息、气压信息、角速度和 加速度信息,用于判断无人机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本发明给每个无人机均配备数据采集单元和飞控系统,每个无人 机对自身的姿态进行检测和调整,保证平稳飞行。同时,由GPS定位 仪随时采集各无人机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既可用于地面端了解无 人机所处的位置,还可用于获知长机和僚机间的距离并进行控制,防 止长机和僚机发生碰撞。本发明设置一公共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无线图 像传输系统,实现长机和僚机间数据共享以及向地面端的数据传输和 图像传输,方便了操作人员的第一视角观测飞行。
优选的,飞控系统通过捷联惯导系统计算无人机的导航参数。捷 联惯导系统能精确提供无人机的姿态、地速、经纬度等导航参数,便 于飞控系统准确控制无人机姿态。
所述的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无人机发动机的电子调速器和用 于控制无人机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舵机。上述控制设备用来调整 无人机的位置、姿态和飞行速度。
基于ArkbirdA飞控系统的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长机和每架僚机上的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位置、气压、速度 和加速度信息,传输给同机的飞控系统进行处理;每个无人机上 的摄像头拍摄实时图像并通过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传给地面操控 端;各无人机的位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在长机和僚机间进行 数据共享,同时经由数据传输系统传送给地面操控端予以显示;
(2)飞控系统通过捷联惯导系统从输入数据中求得飞机的位置、姿 态、飞行速度,并反馈给本机的控制设备;
(3)各无人机的控制设备根据反馈数据对本机的姿态进行微调,以 维持无人机在空的姿态平衡;长机的飞控系统还根据各无人机 的位置信息对无人机的相互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该方式,可实 现僚机跟从长机飞行的编队飞行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无人机编队飞行可有效提高无人机的运载能力,弥补无人 机单机运载能力低的缺陷,同时,可防止无人机单独飞行时可 能发生的碰撞事故,大大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2、编队控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无人机的人力成本,降低了 控制的难度,提高了无人机实际利用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朱元军,未经安徽大学;朱元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