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8304.4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熊维程;覃丽琴;廖宁飞;韦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飞日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4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发动 机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燃料主要是指汽油机(点燃式发动机)用燃料和柴油机(压燃式发动机)用燃料,他们目前是当前汽车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对环境也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汽车制造商在不断的完善发动机的燃烧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高性能的污染净化装置,使用无铅的汽油的同时,还不断的投入巨额资金,研制污染排放少、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代用燃料和代用燃料汽车。就世界范围而言,最成功的代用燃料是液化石油气(LGP)和压缩天然气(CNG)。上世纪80年代后,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及电动汽车成了研究开发清洁燃料的热门,而作为润滑油专业生产厂家,面对市场紧迫的的机械设备润滑怎能自知不理?本专利主要针对的是当下最紧迫的双燃料发动机通用性较强的压缩天然气(CNG)混合柴油、汽油为燃烧动力的柴油、汽油发动机用油进行专门的研究,为汽车后市场提出了环保用油的新技术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天然气专用发动机油同类型同等质量级别的油品,价格普遍比普通的汽油机油较高,难于把天然气专用发动机油推广到双燃料汽车(出租车和公交车)上使用,因此这类车辆所用的主要还是普通机油。然而,双燃料车辆使用普通机油出现了很多危害,如:1、燃气燃烧热值高,导致普通机油氧化变质加快,机油失效,引起发动机异常磨损或故障。2、燃气汽车尾气中含大量的硝化物,促使普通机油硝化,生成大量油泥,堵塞油路或生成漆膜等有害物质。3、在高温的作用下,普通机油的高灰分添加剂极易在发动机部件表面生成坚硬的沉积物,造成发动机部件磨损、引起发动机爆震、点火不及时和阀门喷火,造成发动机无力、功率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发动机寿命缩短。4、气体燃料本身无润滑、清洗性、无法防止火花塞积炭,由于燃料气体干涩引起的阀门磨损及关闭不严;5、气-油燃料之间的频繁切换,发动机的冲击负荷较大,普通机油抗磨性不够会造成机械的过度磨损等。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性价比高,适用于汽车(特别是公交车和出租车)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要求的发动机油,解决普通柴/汽油发动机油在双燃料汽车发动机上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已是十分紧迫。研究形成的双燃料发动机专用油,将使发动机安全、高效运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延长换油期、减少换油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随着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燃气车辆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双燃料发动机油的市场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因此双燃料发动机油的研发与推广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双燃料车辆使用普通机油后所出现的机油氧化变质过快、换油周期缩短、大量油泥堵塞油路、漆膜等有害物质造成发动机部件磨损从而引起发动机寿命缩短、燃料气体干涩引起的阀门磨损及关闭不严、抗磨性不够而造成机械的过度磨损等问题的双燃料发动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
优选地,所述基础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
II类加氢精制矿物基础油500N30.00%~60.00%
II类加氢精制矿物基础油150N10.00%~50.00%
合成酯5.00%~20.00%。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已计量好的II类加氢精制矿物基础油500N和II类加氢精制矿物基础油150N转入特定的调合反应釜中,进行冷油搅拌0.5小时后开始升温加热至45℃±5℃;
2)根据润滑油调合计量控制器按照计量数转入合成酯,搅拌0.5小时,得到油酯混合基础油;
3)再将在线调合油酯混合基础油进行循环过滤0.5小时,使得基础油混匀及除杂质;
4)将已计量的非分散型粘度指数改进剂OCP转入含有油酯混合基础油调合反应釜中,进行搅拌1小时,经过高级润滑油调合过滤系统10微米精制过滤,然后取样检测,根据所调合的油品质量等级和粘度级别要求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分析,粘度及黏度指数满足要求即可;
5)再依据降凝剂T803B、汽油-燃气双燃料发动机复合剂P5274(柴油-燃气双燃料发动机油复合剂D3384)、摩擦改进剂T1003、高温抗氧剂T557、抗泡剂等添加剂的顺序,向已检测合格的油酯混合基础油中添加,添加过程需不断搅拌,添加结束后升温至55℃±5℃进行搅拌3小时,再进行第二次样品技术指标检测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飞日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飞日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8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钼合金加工水性切削液
- 下一篇:一种从天然气中脱除重烃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