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81208.7 | 申请日: | 2016-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沈文斌;李继华;陈伟;岳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尺寸 物料 提升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物料运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能否满足工期有的因素有很多,物料运送就是其中一项,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方式主要分为塔吊结合卸料平台、施工电梯与人工倒运相结合这两种形式,但是,各种方式受使用限制往往效率不高,例如塔吊结合卸料平台的方式:卸料平台需提前搭设,同时运送至平台后存在等待倒运过程,整个过程效率较低;而施工电梯则会受到物料尺寸限制,较大的物料或者管道均不能运送,只能采取拆开后分别进行运输、并需要结合人工倒运的方法,而传统吊笼则为固定尺寸和周转较慢。为解决以上运输方式效率低下和受限问题特发明本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运输装置适应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架体和连接在架体上的吊耳,所述架体是由八个转接节点和至少八根连接节杆相互组合而成的立体框架,其中转接节点位于架体的八个角部位置、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节点头,所述连接节杆分别连接在相邻的节点头之间。
所述架体的底面上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对导轨,所述导轨与运送平台滑动连接;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设计多对导轨,每对导轨上均可连接一个运送平台。
所述架体上位于导轨前侧的侧面铰接有固定翻板、另外三个侧面的对侧连接节杆之间连接有护栏。
所述转接节点和连接节杆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板,相邻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护栏包括一组均匀间隔排布的立杆,所述立杆的端部有螺纹,立杆两端分别穿过连接节杆并通过螺母紧固。
所述运送平台的下表面均匀间隔连接有两对自锁脚轮。
所述运送平台的上表面间隔连接有束带。
所述固定翻板的底部与架体铰接、上部通过锁扣与架体连接;所述固定翻板的上端开有至少两个连接孔,可以与预埋在建筑物上的螺栓连接,防止架体移动。
所述固定翻板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一对导槽,所述导槽为弧形或者直线形,导槽与导轨对应,方便运送平台向不同方向进行移动,特别是当有多个运送平台时,每个运送平台均可以向不同方位进行物料运输。
所述架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当架体运送至指定位置后,底座可以与建筑物紧靠以限制架体的相对移动。
所述导轨与架体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应用所述的可调节尺寸型物料提升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运送物料体积利用转接节点、连接节杆和立杆拼装成架体。
步骤二,将物料放置于运送平台上并固定。
步骤三,将运送平台通过导轨运送至架体上。
步骤四,闭合固定翻板。
步骤五,将吊具与架体上的吊耳连接,将架体吊装至指定位置。
步骤六,打开固定翻板、并与建筑物固定。
步骤七,沿导轨将运送平台移出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运输装置施工效率低、使用不灵活的缺点,解决了提高重复使用率、降低成本、保证效率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架体,其结构更结实、耐用性更高,增加了使用寿命长、提高了重复利用率,而且材料简单易得,造价低、降低了成本,废旧后可进行回收,提升了经济效益、并有利于环保;本实用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根据运输物料的需要组装出不同尺寸的架体,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有所提高,先组装架体,然后将物料放置在运送平台上,并通过束带绑扎固定,吊装至指定建筑位置后向外翻转固定翻板,使其搭设于建筑物上,通过自锁脚轮将物料滑出架体即可运输至合适位置,整个过程简便易行、而且各个环节设计可靠,安全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保证,进一步保证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物料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运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架体、2-吊耳、3-底座、4-固定翻板、5-导轨、6-自锁脚轮、7-运送平台、8-护栏、9-束带、10-转接节点、11-连接节杆、12-立杆、13-导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1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型钢防护棚挑架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电煤码头筛分系统安装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