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80118.6 | 申请日: | 2016-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小燕 |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 地址: | 529724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 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花生中还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 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花生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有促 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且其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坚果,生物学价值高 于大豆。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吃了可延年益寿,故花生又被称为“长生果”。
一直以来豉的制作原料都是黄豆或黑豆,而不用花生,因为花生发酵时易感 染空气中的黄曲霉,导致变质,无法做出健康可食用的花生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生豉的制备方法,该方 法简单易行,制得的花生豉相较于普通豆豉而言香味更浓,营养价值更高。
本发明的花生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的花生作 为原料;
2)洗涤:洗去花生中混有的砂粒及不可溶性杂质;
3)浸泡:将洗净的花生置于40度水中浸泡;其浸泡时间需比黄豆和黑豆的 浸泡时间短,优选为将其浸泡至花生中含水量为35%-45%,更有利于其后续发酵;
4)蒸煮:将花生捞出,加热灭菌;优选蒸煮条件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温 度121度,压力0.12MPa,20分钟,或高压锅煮0.5小时,该过程不仅起到灭菌 作用,同时使花生变得湿润、柔软,利于发酵;
5)冷却:冷却至常温;
6)接种:对接种仪器、工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或灭菌;在簸 箕中对上述花生接种菌,接种量为0.5%(每100g花生采用0.5g菌粉),搅拌 均匀;所述的菌为米曲霉或沪酿3·042或TY-Ⅱ;
7)制曲发酵:在温度28-32度范围内进行发酵,每隔12小时翻一次曲,发 酵65-75小时,优选为72小时,在预计花生发酵完全之后、在菌丝温度下降之 前进行后续切片及洗曲步骤;米曲霉的生长速度会随温度变化,菌丝生长时温度 会升高,菌丝瘪时温度会逐渐下降,需要密切关注菌丝状态,在菌丝瘪掉温度降 低之前进行后续切片洗曲;
8)取样切片:检验是否发酵完全,发酵完全则进行后续步骤;最好在菌丝 尚茂盛时取样切片,如发酵完全,即花生心变黑、没有硬粒,即可进行下一步; 如没发酵完全,可继续发酵3小时后再检验;该步骤非常关键,一定要在洗曲 前进行切片检验,发酵完全才可进行后续步骤;
9)洗曲:将上述发酵后的花生放入水中,用手搓掉花生表面菌丝,洗完后 吸干花生表面的水,晾干至无水流出;该晾干过程只需稍微晾干,时间不宜过长, 晾至无水流出即花生表面无水附着的状态即可;
10)拌料:向花生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并且根据所需口感加入适 量香辛料和白酒,拌匀;
11)浸闷:将上述拌好的料加入容器中,并加入质量浓度为18%的盐水淹没 花生,常温避光无氧浸焖15天;只采用高浓度的盐水进行浸焖,不加其他成分, 使其处于无菌环境,无需像传统豆豉制备那样再发酵;
12)晒豉:将花生捞出晾晒,得到花生豉。可以晒至含水量为40%左右,获 得的花生豉口感最佳。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突破了人们无法利用花生制豉的难点,通过设计独特的工艺步骤获得 健康且美味的花生豉,制备花生豉时不必像豆豉制作那样在制曲浸焖后进行再发 酵,而是在制曲时直接发酵,在菌丝瘪掉温度降低之前进行洗曲,在洗曲之前进 行切片检验发酵情况,洗曲后拌料直接用高浓度的盐水浸焖,晒豉即可。若采用 常规的制曲浸焖后进行再发酵的方案,极易导致混入杂菌,尤其是黄曲霉的生长, 最终得不到健康可食用的花生豉。本方法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经检验花生豉中微 生物和黄曲霉含量极少,不含致病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此外,采用本 方法制得的花生豉在烘炒时会有花生果仁特殊的香气,味道比普通豆豉浓郁,且 豉发酵完全、均匀,营养健康,可以称为“长生豉”。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花生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小燕,未经冯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0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用羊肉的蘸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咸味炒杏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