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道岔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79958.0 | 申请日: | 2016-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邓自刚;李燕杰;张娅;郑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B25/34 | 分类号: | E01B2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王凝,金凤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道岔 | ||
1.一种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道岔包括:第一单永磁轨道(L1)、第二单永磁轨道(L2)、道岔轨道(L3)、第一双永磁轨道(L4)和第二双永磁轨道(L5);
所述第一单永磁轨道和第二单永磁轨道均包括一个永磁轨道组;所述永磁轨道组包括N块永磁体,所述永磁轨道组中的N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为第一磁化方式;
所述道岔轨道包括M块磁体,所述M块磁体包括3块电磁铁和(M-3)块永磁体;所述3块电磁铁位于所述道岔轨道的中部,各块电磁铁的磁极嵌入永磁轨道内,且各块电磁铁垂直于道岔轨道;所述(M-3)块永磁体平均设置在所述3块电磁铁的两侧;所述3块电磁铁根据控制指令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1~N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M-N+1)~M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
所述第一双永磁轨道包括P块永磁体;所述P块永磁体中的从左至右第1~N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
所述第二双永磁轨道包括两个永磁轨道组,两个永磁轨道组之间间隔一块磁体大小的空位;
所述第一单永磁轨道、第二单永磁轨道、道岔轨道、第一双永磁轨道和第二双永磁轨道按顺序依次排列,且各个轨道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所述N、M和P均为自然数,且N<M<P<(2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
所述N的取值为2或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别为5、7和9时:
所述永磁轨道组包括5块永磁体;所述第一磁化方式为:所述永磁轨道组中各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从左至右分别为: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
所述道岔轨道包括4块永磁体和3块电磁铁;其中,2块永磁体位于所述道岔轨道的左端,另外2块永磁体位于道岔轨道的右端,所述3块电磁铁位于所述道岔轨道的中部;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1~5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道岔轨道从左至右第3~7块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
所述第一双永磁轨道包括9块永磁体;所述9块永磁体中的从左至右第1~5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第5~9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第一磁化方式;
所述第二双永磁轨道包括两个永磁轨道组,每个永磁轨道组包括5块永磁体,每个永磁轨道组中的5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为第一磁化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道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别为2、3和4时:
所述永磁轨道组包括2块永磁体;所述第一磁化方式为:所述永磁轨道组中各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从左至右分别为:向下、向上;
所述道岔轨道包括3块电磁铁;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一状态时,各电磁铁从左至右的磁化方向分别为向下、向上、向下;当所述3块电磁铁处于第二状态时,各电磁铁从左至右的磁化方向分别为向上、向下、向上;
所述第一双永磁轨道包括4块永磁体;各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从左至右分别为:向下、向上、向下、向上;
所述第二双永磁轨道包括两个永磁轨道组,每个永磁轨道组包括2块永磁体,每个永磁轨道组中的2块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为第一磁化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9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车辙钻芯取样位置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电纸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