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9190.7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塑针 自动 接续 输液 | ||
1.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包括带通气口的甲塑针和、带通气口的乙塑针、 双孔通气口、上药室、上药室斜面逸气顶部结构、防浮子贴壁片、浮子、液位 挂钩、上密封圈、下密封圈、选通开关杆、中药室、下药室、下药室斜面逸气 顶部结构、滴斗;其特征在于,带通气口的甲塑针与上药室连通,带通气口的 乙塑针与下药室连通。上药室和下药室通过中药室隔离。上药室和下药室都设 置斜面逸气顶部结构,斜面逸气顶部结构能够驱赶药室中的气体通过双孔通气 口排除;上药室和下药室都连通到双孔通气口,甲塑针、上药室和双孔通气口 的一个通气口构成一个通腔,乙塑针、下药室和双孔通气口的另一个通气口构 成一个通腔,这两个通腔之间通过中药室配合的选通开关杆连通。
浮子下端有液位挂钩,液位挂钩拉动选通开关杆;选通开关杆设有上下密 封圈,选通开关杆下端的下密封圈密封住下药室的药液进入中药室,安置在选 通开关杆上端的上密封圈解除密封作用,上药室的药液进入中药室;
选通开关杆上端的上密封圈发挥密封作用,密封住上药室的残存药液进入 中药室,同时选通开关杆下端的下密封圈解除密封作用,下药室的药液进入中 药室;
中药室的药液通过滴斗输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药室斜面逸气顶部结构与 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90°;下药室斜面逸气顶部结构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 2~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子的重量大于下药室药液 的压强乘以下密封圈的面积;同时,浮子在各种药液中产生的浮力大于自身重 量加上克服下药室液体上溢所需要的密封力量再加上克服防浮子贴壁片与上药 室壁的摩擦力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孔通气口每个孔的直径范围 在0.5~5毫米,且位于两个相对的侧面,使用透气阻液膜与大气隔离,并相互 间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孔通气口每个孔的直径范围在 0.5~5毫米,且位于两个相对的侧面,使用透气阻液膜与大气隔离,并相互间 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滴 斗出口连接有透液阻气膜,透液阻气膜确保供给患者的药液中无气泡的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滴斗出口连 接有透液阻气膜,透液阻气膜确保供给患者的药液中无气泡的存在。
8.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滴斗出口连接 有透液阻气膜,透液阻气膜确保供给患者的药液中无气泡的存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其特 征在于,液位挂钩的行程范围在0.5~15毫米;选通开关杆的直径范围在0.5~ 10毫米;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外直径范围在2~1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塑针自动接续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药室的 横截面最大尺寸范围在8~60毫米;下药室的横截面最大尺寸范围在8~60毫 米;双孔通气口和滴斗透液阻气膜在0.05~0.3MPa的气压范围内保证顺利地透 液阻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9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集中监护仪
- 下一篇:脑脊液引流装置及颅内压力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