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曲霉菌株及其在浙江玫瑰醋发酵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7007.X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纬;刘晔;周利南;梁新乐;黄光荣;杜甫军;俞振锋;沈权锋;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J1/04;C12R1/69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3213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霉 菌株 及其 浙江 玫瑰 发酵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菌株MG-6及其在浙江玫瑰醋发酵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浙江玫瑰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以大米为原料,在浙江省地理环境下,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经表面静置液态发酵法酿造而成的,不添加任何色素、酸味剂、甜味剂,具有玫瑰红色的酿造食醋。
目前在浙江玫瑰醋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影响产品品质的不稳定因素。如菌株酶系的活力及各组分的协调性对品质的影响,多关注淀粉酶活力大小而忽视其它酶系;由于浙江玫瑰醋发酵周期长、占地多、采用传统制作、机械化程度低,对参与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菌种关注和研究较多,以期提高浙江玫瑰醋的出品率来增加产量。酸味柔和是浙江玫瑰醋的产品特色,这是由氨基酸和有机酸、醇、醛、酯等风味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浙江玫瑰醋地方标准对表示蛋白质、氨基酸、肽的全氮指标有含量要求,但对表示氨基酸的氨基酸态氮指标没有含量要求。因此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从菌种角度出发,通过驯化选育酶活性高且各组份活力平衡性好的菌株进行发酵,以提高浙江玫瑰醋氨基酸含量,提升浙江玫瑰醋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出一株生长旺盛、产孢丰富、酶活性高且各组份活力平衡性好、安全优质米曲霉菌株,并将其应用在浙江玫瑰醋的发酵中;该米曲霉菌株不仅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产品出品率,而且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浙江玫瑰醋的风味和品质,对于提高发酵调味品的质量和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发明所提供的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MG-6,根据对其平板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头形态特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命名为米曲霉MG-6(AspergillusoryzaeMG-6),该菌株已于2015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5764,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
本发明所述的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MG-6,生长温度范围宽,在25-38℃范围内均生长良好,生长快;其中,30℃条件下产酶活性最高。
本发明所述的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MG-6,其形态学特征如下:
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菌株MG-6生长较快,28℃7天直径可达76-80mm,基本布满整个平板,质地紧密呈絮状,菌落中央最先出现白色,培养2d左右菌落中央开始产生孢子并逐渐向外蔓延,颜色初为橄榄绿色,后逐渐呈黄绿色至绿色,无渗出液,菌落反面呈浅乳黄色(图1)。真菌湿室培养后,在微分干涉显微镜下观察该菌株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发达、透明、有隔膜、足细胞,分生孢子头初为球形,后呈辐射形,分生孢子梗有的生自基质,有的生于气生菌丝,壁粗糙,顶囊呈球形,产孢结构单层,分生孢子球形(图4)。
在察氏培养基上:菌株MG-6生长较缓慢,28℃7天直径可达50-60mm,质地丝绒状,菌落层厚,菌落初期为白色,随着菌落的生长,中心先形成黄绿色的孢子,后逐渐向外延伸,菌落生长紧密,具不规则的辐射状条纹,无渗出液,菌落反面呈淡红色(图2)。
在察氏酵母膏培养基上:菌株MG-6生长与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相似,28℃7天直径可达80-84mm,可布满整个平板,菌落层厚,中间向上凸起,质地丝绒状,生长致密,孢子形成较慢,呈淡黄绿色,菌落反面淡粉红色(图3)。
本发明所述的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oryzae)MG-6,其ITS序列由558个碱基(bp)组成,基因序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7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