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8401.7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柴满林;孟凡伟;何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炼 缓冷区 布置 结构 | ||
1.一种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渣包车通道(20),渣包车通道(20)的至少一侧开挖有缓冷池(10),缓冷池(10)位于渣包车通道(20)所在侧的池边上间隔设置有水管(30),水管(30)的进水口连接水源,水管(30)的出水口(31)通向缓冷池(10)内,所述缓冷池(10)的池底设置有排水口(11);所述缓冷池(10)靠近渣包车通道(20)所在侧的池壁是由耐盐砖(12)堆砌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池(10)靠近渣包车通道(20)所在侧的池底处均匀铺设有冷炉渣(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包车通道(20)间隔布置有两个,第一、第二渣包车通道(20a、20b)之间设置有宽缓冷池(10a),第一、第二渣包车通道(20a、20b)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窄缓冷池(10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池(10)铺设有冷炉渣(40)的池底呈坡面状,缓冷池(10)的坡面池底(14)向远离渣包车通道(20)的方向逐渐变低,所述排水口(11)位于坡面池底(14)的低位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池(10)位于坡面池底(14)的低位处顺延设置有排水沟(13),排水沟(13)的端部为缓冷池(10)的排水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30)的出水口(31)向下、且位于缓冷池(10)的池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熔炼渣的缓冷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30)的出水口(31)设置有喷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