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杆菌的检测引物和探针体系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6321.8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和平;许文博;孙彦婷;王宏魁;董青;郭宏伟;李云霞;高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6;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韩松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检测 引物 探针 体系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检验检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杆菌的检测引物和探针体系及其 检测方法,适合于鸡杆菌的快速鉴定及临床检测。
背景技术
鸡杆菌(Gallibacterium)是由Christensen等于2003年在巴氏杆菌科中重新组合 的1个属,包括原来的鸭巴氏杆菌(Pasteurellaanatis)、输卵管炎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salpingitidis)和溶血性巴氏杆菌(HaemolyticPasteurella)。鸡杆菌 是健康鸡体的一种常在菌,但大量研究表明其与蛋鸡场的重要疾病—输卵管炎关系密切, 并具有条件致病性,人工感染可引起SPF鸡的输卵管炎、腹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资料显示 鸡杆菌在国内外的养禽场均有广泛的流行,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鸡杆菌的鉴定方法有表型特征鉴定、荧光原位杂交和属特异性鉴定PCR等。 传统的表型特征鉴定主要包括培养特性、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等繁琐的过程,并且 分离培养中细菌容易丢失;现有的鸡杆菌属特异性鉴定PCR(Gallibacteriumspecific PCR,GS-PCR)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但试验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对于直接从病 料提取的DNA扩增效果不理想;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操作程序复杂且成本较高,上述现有方法 不适合直接对组织中的病原进行定量检测。因此,建立一种更加敏感、特异的定量检测方法 十分必要。
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PCR,qPCR)是近年来在传统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DNA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极宽的检测范围、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和能 够精确定量等优点,该方法在病原定性和定量检测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截止目前,尚无 关于鸡杆菌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鸡杆菌的检测引物、探针及其检测方法,其高度特 异,且敏感性、重复性好,适合于鸡杆菌的快速鉴定及临床检测。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GtxA毒素基因是在鸡杆菌中新发现的一个毒力基因,其表达产物具有毒害白细胞活性 和溶血活性,经GenBank数据库比对,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特异,因此,经过长期大量的试 验研究,本发明根据GtxA毒素基因并结合其结构等方面的特性,设计筛选特异引物,并进而 建立了鸡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设计一种鸡杆菌的检测引物,包括以下序列:
Primer-F:atgggacattctatcgcaaacc
Primer-R:aacggcggtagaggcattag
Probe_IN:FAM-tgttaatacaagtagcgggaaagcggc-TAMRA。
鸡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常规方法提取样品DNA;
(2)合成如SEQIDNO:4所示的gtxA基因部分片段(169bp),并通过SmaI位点克隆至 pUC57质粒中;并设计若干个稀释度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的模板,利用上述检测引物和探 针体系分别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建立标准曲线或得到对应标准曲线 方程;
(3)以重组质粒为阳性对照,超纯水为阴性对照,对样品DNA进行鸡杆菌荧光定量PCR检 测。
上述荧光定量PCR的具体反应体系和程序如下:
反应体系25μL:Primer-F1μL、Primer-R1μL、Probe_IN0.5μL、ROXReferenceDye2 1μL、模板DNA1μL、灭菌超纯水20.5μL。
反应程序:95℃5min、95℃10s、60℃34s,重复40个循环。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稀释度为2.53×106、2.53×105、2.53×104、2.53×103、2.53 ×102拷贝/μL5个浓度梯度。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在综合考量DNA序列的保守区、是否形成二级结构、G+C含量、碱基随机分布、 长度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之上,并经过必要的修饰及大量的试验验证,最终设计并筛选出了 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检测引物和探针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未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6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