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3652.6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翁庆隆;卢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庆隆 |
主分类号: | B29B15/14 | 分类号: | B29B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成型 熟化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送料单元,具有一纤维束原料轮及一送束轮组,该纤维束原料轮提供至少一纤维束至该送束轮组;
一粗糙化处理单元,连接该送料单元,该粗糙化处理单元具有一负压室,该负压室内部设一粗糙化处理机构,该纤维束经该送束轮组送至该负压室内,通过该粗糙化处理机构产生连续性的放电气体对该纤维束表面制造出复数坑洞,并使该纤维束内部形成负压的真空状态;
一树脂成型单元,连接该粗糙化处理单元,该树脂成型单元包括一押出装置与一树脂送入装置相互连通,该押出装置具有一输出管路用以接收表面形成复数坑洞的纤维束,该树脂送入装置具有一输入管路,该输入管路连通该输出管路,且该树脂送入装置的输入管路将一树脂以高压方式送入该押出装置的输出管路内并含浸于或附着于纤维束内部及表面并形成一树脂外层,通过该纤维束的复数坑洞增加该树脂与该纤维束的附着力及附着面积,使该纤维束内部形成高含浸率的形态,而该押出装置具有一输出窄口,用以输出一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
一半熟化成型单元,连接该树脂成型单元,该半熟化成型单元接收来自该押出装置所输出的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且该半熟化成型单元通过控制内部温度及压力,使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的内部与外层的树脂形成半熟化状态;
一收卷单元,连接该半熟化成型单元,将半熟化的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收卷,提供后续编织成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粗糙化处理机构为一电弧产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粗糙化处理单元包括一前捻束轮组及一后捻束轮组,由该前捻束轮组及该后捻束轮组将平行排列的纤维束捻合成一束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负压室产生负压以吸收该粗糙化处理机构因制造坑洞所产生的粉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树脂送入单元的树脂为一黏胶、一含有黏胶的纤维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树脂送入装置为一连续式螺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输入管路延着该输出管路外围以32度~64度的输入角度设置使该输入管路所输入的树脂充份布满该纤维束的内部与表面,同时可避免该纤维束因输入管路输送压力过大导致断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输入角度的最佳角度为32度~60度,且最大输入角度不得大于65度。
9.一种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送料步骤,提供至少一纤维束至一送束轮组;
一粗糙化处理步骤,将该纤维束表面形成复数坑洞;
一树脂成型步骤,提供一树脂并以高压方式附着于该纤维束内部与表面,形
成一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
一半熟化成型步骤,通过控制温度及压力使该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的内部
与外层的树脂形成半熟化状态;
一收卷步骤,将半熟化的纤维束成型含浸纤维束收卷,提供后续编织成布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树脂成型步骤中的高压方式采用一连续式螺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粗糙化处理步骤是设置于一负压室,该负压室设有一电弧产生器,通过该电弧产生器产生连续性的放电气体对该纤维束表面制造出该复数坑洞,而该负压室则产生负压以吸收该粗糙化处理机构因制造坑洞所产生的粉尘并使该纤维束内部形成负压的真空状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束成型半熟化含浸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树脂成型步骤中的树脂为一黏胶、一含有黏胶的纤维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庆隆,未经翁庆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6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注机下芯运作安全防护组件
- 下一篇:模制工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