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荸荠韭花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790.2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4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岐;巫永华;陈尚龙;张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荸荠 韭花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荸荠韭花酱,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所述荸荠韭花酱的制备原料包括:荸荠300‑500重量份,韭花300‑500重量份,食盐20‑30重量份,生姜100‑200重量份,味精1‑2重量份,料酒2‑3重量份,抗坏血酸钠0.5‑1重量份。本发明所述荸荠韭花酱以荸荠和韭菜花为原料,既保持了韭菜花原有的风味及口感,同时又利用的荸荠、生姜的抑菌防腐作用降低了食盐的添加量,使得制得的韭花酱更加健康美味。另外,原料荸荠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补脾润肺和明目醒酒等保健功效,且研究发现荸荠中特有的一种“荸荠英”物质,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和降血压作用,也使得制得的荸荠韭花酱具有清热去火和辅助降血压等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荸荠韭花酱,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韭花酱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北城乡的民间佐料,一般在吃豆腐脑、火锅、面条,尤其是涮羊肉时,用韭花酱蘸酱佐食最佳。韭花酱是以韭花为原料制得,酱香浓郁、非常可口,是秋天农家必备的风味小吃,具有开胃的功效,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加工历史。
韭花,农家多称之为“韭菜花”,是秋天里韭白上生出的白色花簇,多在欲开未开时采摘,磨碎后腌制成酱食用。韭菜花性温、味辛辣,具有暖胃壮阳的功效。韭菜花富含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食物纤维等。其含有的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含有的大量维生素A,很适合夜盲症病人进食,对于干眼病人也很有好处,还可以维持视紫质的正常功能,同时对于皮肤太粗糙的人以及有便秘的人有好处,一般人群都适合吃韭菜花。另外,韭菜花中还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可以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味道,这种味道可以有效地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对于降血脂有明显的功效;同时,韭菜花的辛辣气味还可以帮助散瘀活血,行气导滞,特别适合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的治疗。所以经常食用韭菜花,对于预防肠癌,以及降低血脂有很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深秋和寒冷的冬季,多吃一些韭菜花对于保护胃部、暖身、壮阳有着很好的作用。
可见,韭花酱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风味和营养外,消费者对食物的质量以及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韭花酱由于含盐量较高,不适用于大量或长期食用,因此,儿童、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和肾病患者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这也进一步限制了韭花酱的日常推广。
荸荠(Eleocharistuberosa),俗称马蹄、地梨、乌芋等,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荸荠以其球茎供食用,其肉质清脆多汁,颜色洁白,素有“地下雪梨”之称,是一种优良的食药兼用果蔬类食物,深受人们喜爱。据报道,每100g荸荠鲜品中,含水分68g、碳水化合物21.8g、蛋白质1.5g、脂肪0.1g、粗纤维0.5g、钙5mg、磷68mg、铁0.5mg、胡萝卜素0.01mg、维生素B10.04mg、维生素B20.02mg、维生素C 3mg以及尼克酸0.4mg等,还含有多糖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见荸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荸荠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补脾润肺和明目醒酒等功效,具有解渴、防暑、清热解烦、祛痰消积、止崩、抗氧化、辅助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作用。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荸荠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荸荠既可以作为水果日常食用,又可以作为蔬菜以熟食。
目前,中国荸荠的栽培面积约为2.7万公顷,已成为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荸荠的产量越来越大。因此,对荸荠的深度加工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