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6961.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华小黎;韩勇;王雪松;伍三兰;胡琪;陈东生;师少军;吕永宁;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70/40;G16H15/00;G16H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品 不良反应 预警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平台、预警系统以及分析系统,医生工作站平台将病历信息发送给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判断病历信息中是否存在符合ADR触发规则的数据,若存在,则计算出ADR预估值并发送给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计算出ADR发生率并反馈至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将所述ADR发生率反馈至医生工作站平台,医生工作站平台选择修改用药医嘱,或者发送用药理由至预警系统和分析系统;若不存在,预警系统则向所述医生工作站平台反馈执行医嘱的提示。本发明能够在用药医嘱下达过程中,依靠计算机手段判断用药医嘱的合理性,并向医护人员提示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自动监测全院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诊断评价的主体一般为临床医师,但是由临床药师单独进行可疑药物不良事件的诊断评价对临床药师的知识结构和临床实践经验要求很高,而且主要依靠评判者的知识和经验,因而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另外,现有技术中关于ADR发生报告的呈报采用的是只能依赖于医护人员事后回忆并自愿呈报ADR发生报告的模式,ADR发生的报告率很低、信息不够准确和完整,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及ADR监测员的工作压力,没有办法自动监测全院医嘱,无法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而当前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中已含有大量患者用药诊疗数据,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做一些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药师进行用药提醒和安全性分析,实时警告提示进而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提高用药质量,防止药疗事故和纠纷,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已成为医院用药安全监测系统的共识。但是,目前类似的用药安全监测系统一般功能单一,或者监测结果存在与临场经验不符的情况,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能够在医药学专业审查知识的基础上,综合患者的疾病情况,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查,对具有潜在ADR风险的医嘱进行预警分析,以提高用药安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平台、预警系统以及分析系统;
所述医生工作站平台,用于将病历信息发送给所述预警系统,所述病历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电子病历信息以及用药医嘱;
所述预警系统包括专用语义数据库和触发型数据库;
所述专用语义数据库,用于根据存储的医药学数据对接收的所述病历信息进行数据编码统一化,并将编码后的病历信息发送给所述触发型数据库;
所述触发型数据库,用于采用预先建立的ADR触发规则判断所述编码后的病例信息中是否存在符合ADR触发规则的数据,若存在,则得到阳性结果并计算出ADR预估值,且将ADR预估值以及编码后的病历信息发送给所述分析系统,若不存在,则向所述医生工作站平台反馈执行医嘱的提示;还用于向所述医生工作站平台转发ADR发生率;
所述分析系统,用于采用拟合的ADR预测曲线对接收的所述ADR预估值以及编码病历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得到ADR发生率,且将所述ADR发生率反馈给所述触发型数据库。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医生工作站平台将病历信息发送给预警系统,所述病历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电子病历信息以及用药医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