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500.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全;童超;陈申芝;刘倩;许发琼;阿洛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虫 成虫 规模化 养殖 孵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造养殖房,将养殖房设置成流水环境,并在养殖房内放置产卵用附着物;(2)成虫的养殖及产卵,待羽化后的成虫的翅膀充血鞣化能自由飞翔后,就将其放在步骤(1)中的养殖房里,或将其转移至养殖笼中,并为成虫提供营养液,成虫交配后不久即在附着物上产下卵块,再将卵块转移至孵化器内;(3)卵的孵化,在温度为25—30℃、环境湿度为70—80%和光照在白天:黑夜=12:12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孵化完成后,及时将幼虫转移至养殖盒内。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实现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高效孵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爬沙虫是广翅目齿蛉科昆虫(主要是巨齿蛉属和部分大型齿蛉属)幼虫的俗称或统称,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有“动物人参”的美誉,除了在日本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外,现已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成为了非常昂贵和紧俏的药食两用的重要滋补食品,不仅在大小餐馆中均可吃到爬沙虫的美味菜肴,在治疗小儿夜尿和老人尿频等方面也都有爬沙虫的功劳,且有开发成保健品的巨大潜力。
自然界爬沙虫的资源量巨大,但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滥捕等原因,近些年却急剧下降,很多地区的爬沙虫濒临或已经灭绝。随着人们饮食的多样化和野外数量的急剧减少,爬沙虫正成为日益走俏的珍馐美味和妙药良方,其商业价值和科研价值也引起了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人工高效养殖爬沙虫已经迫在眉睫。
在人工养殖爬沙虫方面,很多专家和老百姓都做过尝试和探索,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爬沙虫的基础资料太少,很多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没有掌握,甚至有些资料是错误的,再加上爬沙虫生长在周期一年以上,有四个虫态,且每个虫态的习性和养殖方法都完全不一样,所以,养殖难度极大。
由于巨齿蛉主要分布在亚洲,所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基本没有取食爬沙虫的习惯,更没有研究爬沙虫人工养殖的专家,即使在爬沙虫文化和利用较为盛行的日本,也只有Fumio Hayashi等非常少数的专家为了做科研实验,进行过一些种类爬沙虫的养殖,但都没有养殖成功,更没有发表人工养殖技术的论文等资料。在国内,对于爬沙虫的人工养殖,主要是西昌学院的施智雄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王付彬、刘玉升发表了相关的论文。施智雄在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72-75)的论文《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攀西特种水生生物——爬沙虫人工养殖的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开发养殖爬沙虫,但多是理论上的设想,基本对人工养殖没有意义。施智雄还在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48-51,57)的论文《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爬沙虫自动化养殖技术研究》给出了自动化养殖系统设施建立方法和控制设备的设计电路图及技术参数,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所谓的“养殖技术”,但其实很多都是过于笼统,多数内容不适合养殖,更不适合室内的人工养殖。除此之外,该文多数内容与王付彬和刘玉升发表的论文《爬沙虫的生产养殖技术》(农业知识,2009(8):40-41)重复,这两篇文章均给出了爬沙虫的养殖技术,但都不是室内养殖,且多数技术笼统,养殖效率低,很多关键技术没有提及,总体来讲,技术不成熟,实用性不强。
爬沙虫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其中,成虫的产卵和卵的孵化是最关键的两个技术,很多养殖户就是因爬沙虫到了成虫期无法产卵或者卵孵化效率不高而前功尽弃。因此,成虫的养殖和卵的孵化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实现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高效孵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赏性养蚕圆形屋
- 下一篇:一种可改善猪肉脂肪酸组成的饲料的饲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