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500.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全;童超;陈申芝;刘倩;许发琼;阿洛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虫 成虫 规模化 养殖 孵化 方法 | ||
1.一种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造养殖房,将养殖房设置成流水环境,并在养殖房内放置产卵用附着物;
(2)成虫的养殖及产卵,待羽化后的成虫的翅膀充血鞣化能自由飞翔后,就将其放在步骤(1)中的养殖房里,或将其转移至养殖笼中,并为成虫提供营养液,成虫交配后不久即在附着物上产下卵块,再将卵块转移至孵化器内;
(3)卵的孵化,在温度为25—30℃、环境湿度为70—80%和光照在白天:黑夜=12:12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孵化完成后,及时将幼虫转移至养殖盒内;
所述步骤(2)中的孵化器为孵化盒(1),孵化盒(1)内设置有孵化装置和幼虫处理装置,孵化完成后,自动将幼虫转移至养殖盒内;
所述幼虫处理装置包括多块隔虫板(3),多块隔虫板(3)固定在孵化盒(1)的底面上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隔虫道(4),所述隔虫道(4)的一端与孵化盒(1)的侧壁之间形成集中输虫道(11),所述集中输虫道(11)的端部设置有与养殖盒连接的出水管(15),所述隔虫道(4)的另一端与孵化盒(1)的另一侧壁之间设置有隔水板(7),所述隔水板(7)与该另一侧壁之间形成注水区域(13);所述孵化装置包括连接板(12)、具有吸水功能的基座(5)和具有吸水功能的孵化台(6),所述孵化台(6)通过基座(5)设置在隔虫板(3)上方,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在孵化台(6)上,另一侧倾斜放置在隔虫板(3)上形成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房具备通风、散热和保暖功效,由夹心泡沫板材料建造,其面积为80—120平方米,养殖房的墙体高度大于4米,养殖房的房顶由透明材料制成,其高度大于5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房为在爬沙虫原产地浅水河道岸边搭建的纱网棚,纱网为200目硬质纱网,纱网棚的高度大于4米,长度大于10米,宽度大于4米,且纱网棚的一半固定在岸上,另一半固定在河水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孵化器为培养皿或托盘,内铺软布纱布或海绵,卵块放置在润湿的软布纱布或海绵上,孵化完成后,人工将幼虫转移至养殖盒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连接板(12)对称连接在孵化台(6)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7)垂直连接在隔虫板(3)的端部,且隔水板(7)的高度高于隔虫板(3)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7)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隔虫道(4)对应的半圆形凹口(8),所述的半圆形凹口(8)位于隔虫板(3)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沙虫成虫的规模化养殖和卵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1)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水孔(9)和出水孔(10),所述注水孔(9)位于注水区域(13)上方用于向注水区域(13)注水,所述出水孔(10)位于集中输虫道(11)的端部用于连接出水管(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5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赏性养蚕圆形屋
- 下一篇:一种可改善猪肉脂肪酸组成的饲料的饲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