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4611.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9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毕仁贵;张正;程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椒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传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电容式传感器使用在车辆技术中,尤其是防碰撞设备的范畴内,一般用于检测在车辆部件的敞开区域中的障碍物到车身的距离。车辆部件尤其是指车窗玻璃或后盖。此外,要监控的车辆部件或调整件也可以是侧门、行李箱盖或发动机箱盖、滑动式顶盖或折叠式车顶。
电容式传感器通常包括带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极的电极装置,通过这些电极在调整件的敞开区域中建立起电场。在敞开区域中的障碍物通过监控电极装置中的电容来识别。充分利用障碍物,尤其是人的身体部分影响由传感器产生的电场并进而影响电极装置的电容。
在这种电容式传感器通常的结构方式中,传感器的电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其与用于产生发射信号的信号产生电路相连;以及接收电极,其与用于处理在接收电极产生的接收信号的评估电路相连(发射器-接收器原理),作为传感器电极。这种传感器测量在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或与之相关联的测量参数。
然而上述传统的电容式传感器的厚度一般都较厚,这一方面意味着生产成本比较好,另一方面传统的传感电路因为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其在柔韧性和抗拉性能上面也比较差,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抗拉伸、柔韧性好的车身传感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传感系统,包括:贴附在车身上的传感电路、驱动感应控制单元和车控单元,
所述传感电路用于感应车身上的触碰信号并将触碰信号转换成电场变化信号传输给驱动感应控制单元,所述传感电路包括柔性基材和均匀分布在所述柔性基材内的多根导电体,每根导电体均由复数根柔性保护体和至少一根导体组成,所述导体以编织的方式均匀排布在柔性保护体中,且所述导体的材料可为柔性的可拉伸的金属材质;
所述驱动感应控制单元与传感电路相连,用于驱动传感电路并根据感应的电场变化信号得到传感电路上的触碰位置,并将所述触碰位置信息输出给车控单元;
所述车控单元与驱动感应控制单元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位置信息告知车主触碰造成损失情况,根据损失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优选地,还包括与驱动感应控制单元相连的图像获取单元和移动终端,
所述驱动感应控制单元还配置用于在车处于停车状态且所述传感电路被大面积触碰时,唤醒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进行图像拍摄,同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给车主,提示车辆处于非安全状态并且传输车辆被触碰位置和拍摄的图像给车主。
优选地,所述传感电路还配置用于接收由物体触碰传输来的电场信号,并将所述电场信号送入所述车控单元;所述车控单元判断所述电场信号是否为预置信号,从而控制相关设备做出相应的开启动作。
优选地,所述驱动感应控制单元对传感电路进行周期性的信号驱动,使得车身外部形成一个平衡的电场,当车身上有接触发生,所述驱动感应控制单元通过从传感电路上感应到的电场变化信号,侦测传感电路上的触碰位置,将触碰信息送入所述车控单元,在物体和传感电路接触之后,并通过将从传感电路上感应到的电场变化信号与传感电路的电场原始信号对比,判断所述传感电路上的电场信号是否已还原到初始状态。
优选地,若车身上因碰撞造成形变,则所述传感电路上的电场信号不能还原到初始状态。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材和导电体均呈压缩状。
优选地,所述车控单元至少综合触碰造成的破损面积大小、车速信息进行判断,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需要做出保护措施时,则打开相应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气囊、安全气帘等。
优选地,所述传感电路至少贴附在车身的车门、保险杠,翼子板,底盘保护壳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设备开启动作至少包括打开车门、打开后备箱。
优选地,所述传感电路外表面还涂有保护材料,如油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传感电路与传统矩阵电路相比,其柔韧性和抗拉性能更好,成本低、寿命长,不易损坏,除应用于车辆的一些显示屏上外,可贴附在车的全身。
2、本发明基于传感电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当有碰撞发生时,及时地告知车主相关信息同时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3、本发明还可以将钥匙信号等特殊编码信号直接通过接触传输给车辆,使其不易被读取、干扰,提高了其传输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椒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椒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