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气流干燥法制备马铃薯生全粉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51853.4 申请日: 2016-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5661409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张立明;焦国鹏;王志远;史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 张立明
主分类号: A23L19/15 分类号: A23L19/15
代理公司: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代理人: 王振华
地址: 152000 黑龙江省***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气流 干燥 法制 备马 铃薯生全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气流干燥法制备马铃薯生全粉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为470万公顷,年产量约6000万吨,但由于受 多种因素制约,对于马铃薯的加工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把 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的步伐,尽快把马铃薯变成继稻米、小麦和玉米之后 的第四大主粮。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 消费。在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过程中,马铃薯生全粉的生产是整个产业的基础。

现有马铃薯全粉的基本加工工艺:原料马铃薯→拣选→清洗→去皮→切片→蒸煮 →调整→干燥→筛选→检验→包装。

在此工艺中去皮一般采用蒸汽去皮机使马铃薯表面生出水泡,然后用流水冲洗外 皮。去皮过程中为防止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变,要添加亚硫酸盐等褐变抑制剂再用 清水冲洗。去皮后的马铃薯被切片机切成8mm-10mm的片,厚度要求很高,要时刻注意防止切 片过程中的酶促褐变。

切片后为固定淀粉链需进行蒸煮,之后在混料机中将蒸煮过的马铃薯片断成小颗 粒,马铃薯颗粒在流化床中降温,直到淀粉老化完成。要尽可能使游离淀粉降至1.5%~2.0%。 经调整后的马铃薯颗粒在流化干燥床中干燥,物料经筛分机筛分后,将成品送到成品间中 贮存,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经管道输送至混料机中重复加工。

上述工艺中去皮、蒸煮、调整、干燥的能源消耗高,加工时间长;去皮、切片、蒸煮、 调整过程对设备、环境及人员素质等生产要素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和销售成本,严重制约 了马铃薯全粉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加工方法的弊端,提出一种工序简单、节约能源、人员素 质要求低,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利用气流干燥法制备马铃薯生全粉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气流干燥法制备马铃薯生全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除杂

新收获的马铃薯原料运到接收料斗,通过倾斜带式检查输送机,可对马铃薯原料进行 人工筛选,检查完的原料通过一条带式输送机进入一台干式除杂机,干式除杂机将粗杂质 和表皮等去除利用干法清洗,杂质和皮渣通过除杂机筛分到集沙槽中;

2、原料清洗

干法除杂后的原料进入浆叶式清洗机,将残留的杂质和碎皮清洗出去,原料通过不同 区域的水槽一级一级抄送进下一级比较干净的水槽中,洁净的清洗水从清洗机后面加入到 清洗机中,这样通过逆流的清洗方式将马铃薯清洗干净,干净的原料输送到大倾角输送带 上;

3、锉磨

进入到锉磨工序的薯料经锉磨机锉磨为低破碎率薯浆,在锉磨过程中需加入原料的 100%-150%工艺水对其进行稀释,锉磨后的薯浆通过锉磨机下的汇集槽,通过浆料泵将薯浆 送入除砂;

4、除砂

锉磨后的薯浆经过除砂工序,砂粒和锯齿等粗糙颗粒从薯浆中去除,工序包括陶瓷旋 流管、集沙罐、自动排沙阀和反冲水装置。反冲水避免了排砂时马铃薯粉的流失,除砂后的 薯浆进入脱水工序;

5、压滤脱水

当薯浆罐中的薯浆达到60%-70%液位时,开始进行薯浆脱水,板框压滤机对薯浆进行脱 水,薯浆水份含量达到45%-50%时,薯浆通过输送带运到马铃薯生全粉干燥工序;

6、闪蒸干燥

脱水后的马铃薯粉饼由于含水量高,达到45-50%,由闪蒸气流干燥机干燥,加热后的 空气以适宜的风速从干燥塔底部进入,与安装在干燥塔上的螺旋加料器加入的湿物料产生 强烈的剪切、吹浮、旋转、粉碎等作用。此过程空气将热量传递给物料中的湿份,使物料中的 湿份因吸收热量气化与物料相分离,被空气带走,空气也因为热量传递温度降低;

物料烘干后采用旋风分离器分离,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物料由风机口自动排出,此收 集率可以达到95%以上;从旋风分离器排出的空气和夹带物料进入高压脉冲除尘器,高压脉 冲除尘器收集到的物料由自动送料器排出,除尘率可达到99%。尾气由引风机抽走排放;

7、筛分包装

收集的马铃薯粉被输送到振动筛工序,将粗颗粒物质从马铃薯粉中筛分出来。经输送 机输送到上道工序重新加工,经过筛分的马铃薯粉输送到马铃薯粉料仓,暂存并且冷却,然 后包装即为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明,未经张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