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P450脂肪酸脱羧酶活性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51612.X 申请日: 2016-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72013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发明(设计)人: 李盛英;房博;齐凤霞;张伟;杜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96 分类号: C12N9/96;C12N9/88;C12P5/02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代理人: 李颖,周秀梅
地址: 266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支撑 p450 脂肪酸 脱羧酶 活性 还原 伴侣 蛋白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能源和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支撑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催化脂肪酸脱羧产生α烯烃活性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国际地缘政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Shafiee&Topal,2009;Steen et al.,2010)。在我国能源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化石燃料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等)迅速消耗;水利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核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仍有争论;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生物燃料因其可再生性、环保及低碳排放等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Liao et al.,2012)。由生物储能物质脂肪酸衍生而来的脂肪烃类生物燃料因其所具有的高能量密度、低吸湿性、与现有发动机系统和运输设施相兼容等特性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石油类燃料替代品(Keasling&Chou,2008;Li et al.,2010;Rude&Schirmer,2009)。

来源于咸海鲜球菌(Jeotgalicoccus sp.ATCC 8456)的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不仅能以H2O2作为氧供体和电子供体催化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相应链长的α烯烃(Rude et al.,2011),而且也能够分别以O2,NAD(P)H作为氧供体和电子供体,在还原伴侣蛋白的支撑下,催化脂肪酸脱羧反应(Liu et al.,2014)。研究发现来源于红球菌(Rhodococcus sp.NCIMB 9784)的还原伴侣RhFRED可支撑OleTJE催化豆蔻酸(myristic acid)脱羧生成相应的α十三烯(1-tridecene)(Liu et al.,2014)。利用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铁氧还蛋白Pdx和铁氧还蛋白还原酶PdR亦可支撑OleTJE脱羧短链脂肪酸(C4-C9)生成相应α烯烃(Dennig et al.,2015)。

从催化机理来看,依赖于还原伴侣蛋白的P450脂肪酸脱羧系统需要还原伴侣蛋白从还原型辅酶NAD(P)H依次输送两个电子到P450亚铁血红素(heme iron)反应中心,协同两个来源于酸性氨基酸的质子活化分子氧(O2),以产生具有高反应性氧高铁酰自由基复合物(Fe4+=O+.)以氧化底物(Sono et al.,1996)。

相较于依赖于H2O2的系统来说,还原伴侣系统避开了H2O2对于生物系统(细胞和酶)的毒性,在利用工程微生物高效合成α烯烃的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此外,由于H2O2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和易分解性,还原伴侣系统支撑的P450脱羧系统在催化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具体而言,对于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目前尚不清楚何种还原伴侣蛋白能够高效支撑其催化活性,而优化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无疑将对未来利用OleTJE催化生产α烯烃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支撑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活性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支撑P450脂肪酸脱羧酶活性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支撑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催化脂肪酸脱羧产生α烯烃活性的还原伴侣蛋白组合为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erredoxin reductase)和辅酶。

所述辅酶为NADH或NADPH。

所述铁氧还蛋白和铁氧还蛋白还原酶组合按摩尔浓度比为(1-10):1的比例混合。

所述组合中铁氧还蛋白和铁氧还蛋白还原酶分别源于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或谷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