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及其压铸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50466.9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高峰;赖佑政;宋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F1/18;B22D17/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冲程 汽油机 铸铁 缸套气 缸体 及其 压铸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质气缸体压铸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四冲程汽油 机铸铁缸套气缸体及其压铸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50cc以下排量的四冲程汽油机多数采用镀铬缸体,但成品率低; 而采用铸铁缸套的厂家因为工艺不达标而导致汽油机工作时温度过高。现有的 镀铬缸体因为镀层控制差,尤其是气缸内壁顶部镀层不完整,加上小四冲汽油 机活塞第一道活塞环设计位置较高,所以汽油机工作时容易导致第一道活塞环 剐蹭到不完整的汽缸壁而导致拉缸;采用铸铁缸套可以解决镀铬缸体的问题点, 但是又产生新问题:即铸铁缸套是作为嵌件的形式采用铝压铸的方式铸造出来 的,所以会存在铸铁缸套和铝件本体之间存在空隙或者隔层,所以也影响铸铁 缸套气缸体的散热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套在被压铸成 成品时保证与铝件本体完全结合的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包括气缸本体,气缸本体内套设 有缸套,缸套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的凸起或者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环形的凸起; 气缸本体的内腔壁上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气缸本体与缸套之间贴紧设置 且不存在空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本体由铝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套为铸铁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本体与缸套之间不设置隔层。
上述中的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的压铸工艺的工艺流程为:
①将制造好的缸套进行抛丸处理,以去除缸套表面的氧化层;
②将抛丸处理后的缸套进行加热处理,加热至温度为500-600℃;
③将温度为500-600℃的缸套装入压铸模具内进行铝压铸以完成缸套和气 缸本体合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抛丸后的缸套需在1天之内使用完,且中途保 持干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抛丸后的缸套需在4个小时内进行加热处理, 且中途保持干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后的缸套需在10分钟之内装入模具中进行 铝压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对气缸本体和 缸套的结构的处理和设计,有效的增强了气缸本体和缸套之间的导热性能,也 使得缸套向气缸本体散热的性能提升,同时解决了上述结构存在的多种制造工 艺存在的困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包括气 缸本体10,气缸本体10内套设有缸套11,对于铸铁缸套,一般情况下,缸套 11要在压铸之前就要加工制造出来,在等待压铸过程中肯定需要有个存放半成 品的过程时间,然而在这个时间段内,铸铁就会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如果 带着氧化层进行铝压铸的话,和铝质之间就产生了一层氧化皮,所以导致铸铁 缸套气缸体散热能力严重下降;缸套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的凸起12或者间 隔设置的若干个环形的凸起12;气缸本体10的内腔壁上设有与凸起12相匹配 的凹槽,气缸本体10与缸套11之间贴紧设置且不存在空隙。优选气缸本体由 铝制成。也优选缸套为铸铁制成。通常在模具进行正常压铸之前都要进行几次 初次打模具,目的是为了让模具腔体的温度上升从而让铝液不至于刚进入腔体 就冷却凝固影响压铸产品质量。所以当铸铁缸套以自然状态放入模具腔体中后 进行打模,很容易在铝液刚接触到铸铁缸套的时候发生局部冷却而影响整体的 融合,最终也导致铸铁缸套缸体散热能力下降。为了提升散热性能,最好是气 缸本体10与缸套11之间不设置隔层。
上述中的小型四冲程汽油机铸铁缸套气缸体的压铸工艺的工艺流程为:
①将制造好的缸套进行抛丸处理,以去除缸套表面的氧化层;
②将抛丸处理后的缸套进行加热处理,加热至温度为500-600℃;
③将温度为500-600℃的缸套装入压铸模具内进行铝压铸以完成缸套和气 缸本体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用于过程管线中流动的介质的测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