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分离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8124.3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6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赖宇伦;张志彰;颜绍仪;许荣男;郭峻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58 | 分类号: | B01D71/58;B01D71/24;B01D69/12;B01D5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复合 | ||
1.一种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多孔性支撑材,其中该多孔性支撑材的材质为一高分子,且该高分子具有重复单元或重复单元以及
一选择层,配置于该多孔性支撑材之上,其中该选择层由多层氧化石墨烯层所构成,且一有机化合物分散于任两相邻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其中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
X-A-X 式(II)
其中X独立地为-OH、-NH2、-SH、R1以及R2独立地为氢或具有1-12碳原子的烷基;A为以及,当X为-OH、-NH2或-SH时,n为2或3,以及当X为时,n为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孔性支撑材的孔洞直径介于100nm至30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分子为聚酰胺或聚碳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选择层的厚度介于200nm至300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选择层的厚度介于400nm至2000n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水分离复合膜具有一介于1x10-6mol/m2sPa至1x10-5mol/m2sPa之间的水蒸气通透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水分离复合膜具有一介于200至3000之间的水蒸气/空气分离因子。
8.一种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多孔性支撑材;以及
一配置于该多孔性支撑材之上的选择层,其中该选择层包含多层氧化石墨烯层,且一有机化合物分散于任两相邻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其中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
X-A-X 式(II)
其中X独立地为-OH、-NH2、-SH、R1以及R2独立地为氢或具有1-12碳原子的烷基;A为以及,当X为-OH、-NH2或-SH时,n为2或3,以及当X为时,n为0或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孔性支撑材的材质为一高分子,且该高分子具有重复单元或重复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孔性支撑材的孔洞直径介于100nm至300n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分子为聚碳酸酯或聚酰胺。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选择层的厚度介于200nm至4000n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选择层的厚度介于800nm至3000n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有机化合物为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有机化合物进一步与该氧化石墨烯层反应。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有机化合物与该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具有共价键、氢键或离子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81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