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状花香型黄旦红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38365.X | 申请日: | 2016-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钰;陈海生;梁光志;刘汉焱;莫小燕;罗莲凤;李子平;马仙花;卢美瑛;韦雪英;殷富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 地址: | 532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花香 型黄旦 红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状花香型黄旦红茶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鲜叶采摘、晒青、轻摇青、萎凋、揉捻、发酵、杀青、打包、定型、解块、二次打包、二次定型、二次解块、烘干、提香等工艺加工而成。本发明以黄旦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上结合乌龙茶的晒青、摇青、造型,绿茶的杀青等工艺,减少滋味的苦涩程度;同时利用造型机械把大片叶子卷紧成条,做成颗粒状,使黄旦红茶的外形更加紧细、美观,易包装,同时口感醇厚、花香浓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红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旦茶树品种属于乌龙茶优良品种,该品种在福建省以香高而闻名,具有“透天香”之称。2003年广西从福建引种种植黄旦茶树品种,该品种在广西本地长势旺盛,产量高,抗逆性强,叶片大,叶色黄,制作乌龙茶和绿茶卖相差、滋味稍涩,但是花香浓郁、持久。由于滋味苦涩,卖相差,很多茶叶加工厂拒收该品种的原料,导致茶农收入降低。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高产量的黄旦茶树鲜叶原料,避免茶青的浪费,促进茶农增收,改进加工工艺,改善口感,提高经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状花香型黄旦红茶的加工方法,其以黄旦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上结合乌龙茶的晒青、摇青、造型,绿茶的杀青等工艺,减少滋味的苦涩程度;同时利用造型机械把大片叶子卷紧成条,做成颗粒状,使黄旦红茶的外形更加紧细、美观,易包装,同时口感醇厚、花香浓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颗粒状花香型黄旦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黄旦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
(2)晒青:将鲜叶摊放在晒青装置上,于下午17:00-18:00点放置在室外晒青至失水率达6-8%即可;
(3)轻摇青:将步骤(2)的晒青叶放进摇青机进行轻摇青1次,时间为1-2分钟;
(4)萎凋:将步骤(3)的摇青叶摊在簸箕上进行室内萎凋,摊叶厚度为1~2cm,萎凋至叶片含水量在61-62%即可;
(5)揉捻:将步骤(4)的萎凋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20~25分钟;
(6)发酵:将步骤(5)的揉捻叶放在室温下进行渥堆发酵2.5-3小时,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1~2次黄旦茶树老叶的水提液,每次添加量为揉捻叶重量的2~3%;
(7)杀青:将步骤(6)的发酵叶放进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00~120℃,杀青时间为20~25分钟;
(8)打包:将步骤(7)的杀青叶用布包起来放进速包机卷成球状体,每张布放7-10kg的杀青叶;
(9)定型:将步骤(8)的球状体放进包球机进行压制定型10~12分钟;
(10)解块:将定型紧压成球体的茶叶放进茶叶解块机进行解块至茶叶无块状;
(11)将步骤(8)到步骤(10)重复进行一遍;
(12)烘干:步骤(11)解块后的茶叶呈现颗粒状,将其放进烘干机进行烘干,以70~80℃的温度烘100~120分钟;
(13)提香:将步骤(12)的干茶放入提香机,在80~90℃的温度提香茶叶30~40分钟,控制含水量在5~7%即可得到颗粒状花香型黄旦红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1)鲜叶采摘的标准是一芽1~2叶或对夹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1)采摘的鲜叶用透气性较好的竹篓盛装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