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效絮凝技术的机械加速澄清池及其提升搅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7503.2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炯;王晓东;李星;钟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都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B01D21/2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絮凝 技术 机械 加速 澄清 及其 提升 搅拌 机构 | ||
1.一种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第一絮凝室(1)和第二絮凝室(2)之间的导流筒(3),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流筒(3)内并用于对原水产生提升作用力的多片提升桨叶(4);所述导流筒(3)内设置有多块用于使原水絮体互相碰撞以形成大颗粒矾花的导流板(301);
所述第一絮凝室(1)设置在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池体底层,所述第二絮凝室(2)设置在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池体表层,两者之间通过板材隔开,所述导流筒(3)设置于所述板材上预留的孔洞之中;所述导流筒(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室(1)中的原水絮体引导至所述第二絮凝室(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提升桨叶(4)的宽度和叶片夹角均自其叶根(401)至叶尖(402)逐渐减小,以沿其长度方向产生均匀的轴向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提升桨叶(4)的叶根(401)处的最大宽度为180~200mm,最大叶片夹角为50~60°,每片所述提升桨叶(4)的叶尖(402)处的最小宽度为18~20mm,最小叶片夹角为8~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提升桨叶(4)的整体形状自其叶根(401)至叶尖(402)为向下弯曲以防止附面层流而损失能量的弧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提升桨叶(4)的侧边上还设置有通过圆滑过渡以产生流线型流体从而降低流体阻力的导边(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提升桨叶(4)均设置于所述导流筒(3)的底部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提升桨叶(4)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导流筒(3)的轴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板(30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导流筒(3)的轴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回流所述第二絮凝室(2)内的泥渣的导流喇叭口(5)。
10.一种机械加速澄清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所述池体内的提升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搅拌机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搅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都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都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75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