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补偿校准功能的自动定位首件电路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7314.5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胡;王勇;傅江成;陈丽珍;邓敏子;胡金华;李宗高;袁勇;黄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测元件 自动定位 电路板 测试 电路板检测系统 测试装置 点激光器 主控装置 激光点 校准 电路板放置 使用便利性 摄像头 测试效率 角度要求 精度要求 驱动装置 位置要求 系统维护 工作台 投射 显示器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补偿校准功能的自动定位首件电路板检测系统,设有主控装置、驱动装置、X′向传动机构、Y′向传动机构、摄像头、点激光器、显示器、用于放置首件电路板的工作台和用于对受测元件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主控装置按步骤S1.1至S1.4执行能实现对首件电路板上受测元件的自动定位,即能自动以点激光器投射的激光点指出受测元件在首件电路板上的位置,使测试人员按照激光点的指示用测试装置对受测元件进行测试。本发明具有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测试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首件电路板放置位置要求和角度要求、提高使用便利性和测试效率、大大降低X′向传动机构和Y′向传动机构的安装精度要求、方便系统维护、提高受测元件的自动定位准确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补偿校准功能的自动定位首件电路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中使用的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或表面贴装技术)技术含量高的水平,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可以达到80%以上的比例。凡为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是主要的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的比例约为28%,35%和28%,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也占较大的市场份额。
构成SMT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以下几种:自动印刷机、自动贴片机、锡膏检测仪、波峰焊机、回流焊机、AOI视觉检测设备、X-Ray检测设备、返修工作站等。SMT主要技术有:焊装技术、贴片技术、组装设备设计、半导体封装、电路成形工艺等。从亚洲电子制造设备风向标的NEPCON CHINA 2 015(2015NEPCON中国电子展)上聚集在同行业中领先的制造商,国内一些厂家,如JT,日东,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中国的视觉,SMT技术,但作为核心技术仍以日本,德国,美国,韩国为主。
目前中国已超越美国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SMT应用大国,但尖端电子制造方面仍属短板,不时会面临国外在新材料应用和工艺技术、自动化处理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新的技术革命和成本压力的作用下,SMT行业技术展现出全自动智能化,柔性制造,组装,物流,包装,检测,MES功能的系统集成。
SMT设备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电子业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少人作业,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个人产出,保持企业竞争力,这将成为SMT制造业的主旋律。也是今后SMT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SMT行业在首件检测系统的设备和应用方面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还停留于原始的人工检测阶段。人工检测效率低,首件检测的质量无法很好保证,主要体现在几点:从操作员角度分析,在首件检测过程中查找元件位置困难、漏检;人工手动记录测量值繁琐费时、人工判定测试结果易出错、可随意更改测试数据致使数据准确性不可靠、数据无法全面汇总统计;从管理者角度分析:检查结果不方便查询统计,可追溯性差。
自动定位的SMT首件检测系统是解决操作员在首件检测过程中查找元件位置困难、人工手动记录测量值繁琐费时、人工判定测试结果易出错、可随意更改测试数据致使数据准确性不可靠、数据无法全面汇总统计等问题,来提高首件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方便管理者查询统计追溯首件检查情况,有效保证首件检测质量,大幅度减少因首件检测问题,造成的批量损失。
自动定位的首件检测系统主要实现功能:自动定位导航、自动判定测试记录、智能核对BOM、自动防呆防错、自动生成报表。通过本项目的成果实施,SMT制造业的首件检测岗位可以减少50%的人工、同时提高检测效率、质量追溯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具体的对比情况如下:
表1与传统的方法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7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