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6864.5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智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E06C1/3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蒋圳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种 场合 折叠 梯子 | ||
1.一种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的两边外侧分别通过伸缩连接件(8)连接,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均包括两个构造相同的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的上端通过空心横梁(13)固定连接,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之间连接有踏板(14),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的下端均活动套接有结构相同的伸缩支腿(15),伸缩支腿(15)的底部通过连接轴(4)铰接有摩擦地脚(3),折叠梯子的四个支腿与相对应的伸缩支腿(15)之间的伸缩长度可调节,并通过锁定元件(16)锁定;
第一登高单元(1)的空心横梁(13)上设置有突出部件(5),突出部件(5)的数量为多个,第二登高单元(1)的空心横梁上设置有内凹结构(6),内凹结构(6)的数量与突出部件(5)的数量相同,且突出部件(5)的设置位置与内凹结构(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第一登高单元(1)的空心横梁(13)的两侧靠近边缘部分均设置有第一耳板(17),第二登高单元(2)的空心横梁的两侧靠近边缘部分均设置有第二耳板(27),第一耳板(17)、第二耳板(27)均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空心横梁上,并通过转轴(7)铰接;
摩擦地脚(3)包括底座(31)和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底板(34)以及焊接在底板(34)两侧的两个肋板(32),肋板(32)上开设有透孔(33),底座(31)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11);
空心横梁(13)与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之间焊接固定成型,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为空心型钢制成,伸缩支腿(15)为实心型钢制成,伸缩支腿(15)内套接在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内部,第一支腿(11)、第二支腿(12)下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伸缩支腿(15)上也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孔对应的内嵌孔;
伸缩连接件(8)包括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第一连接件(81)为空心结构,第二连接件(82)为实心结构,第一连接件(81)、第二连接件(82)与第一登高单元(1)、第二登高单元(2)连接的端部开设有安装销轴孔,第一连接件(81)、第二连接件(82)上均设置有通孔(85、86),第一连接件(81)、第二连接件(82)通过连接锁紧件套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突出部件(5)为突出金属块,金属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空心横梁(13)的两侧靠近边缘部分,内凹结构(6)与突出金属块的形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平地状态时,折叠梯子的伸缩支腿缩进长度相同;台阶状态时,折叠梯子位于台阶(C)上层台阶上的伸缩支腿的伸缩长度大于位于台阶(C)下层台阶上的伸缩支腿的伸缩长度,位于台阶(C)上层台阶上的伸缩支腿的伸缩长度与位于台阶(C)下层台阶上的伸缩支腿的伸缩长度之差为台阶(C)上层台阶和下层台阶高度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展开增高状态时,折叠梯子的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之间夹角成180°,突出部件(5)和内凹结构(6)相互卡合,折叠梯子的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分别与地面(B)和墙体(A)相接触 ,形成增高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种场合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车辆搭板状态时,折叠梯子的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之间夹角成180°,突出部件(5)和内凹结构(6)相互卡合,折叠梯子的第一登高单元(1)和第二登高单元(2)分别与地面(B)和车厢(D)相接触,形成车辆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智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智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8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