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柠檬醛和/或其衍生物在抑制赭曲霉毒素A产生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909.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邢福国;滑慧娟;王龑;赵月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499 | 分类号: | A23L3/349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 衍生物 抑制 曲霉 毒素 产生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醛和/或其衍生物在抑制赭曲霉毒素A产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柠檬醛:英文名,Citral,是开链单萜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常存在于枫茅油和山苍子油中。分子式为:C10H16O,分子量:152.23,结构式如下所示。
柠檬醛为国标2760-2011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柠檬、柑橘和什锦水果型香精,还可用于生姜、柠檬、白柠檬、甜橙、圆柚、苹果、樱桃、葡萄、草莓及辛香等食用香精。柠檬醛是中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一般在胶姆糖中使用量为1.70mg/kg,烘烤食品中43mg/kg,糖果中41mg/kg,冷饮中23mg/kg,软饮料中9.2mg/kg;由此可见,柠檬醛被长期用于食品添加剂,食用安全性非常好。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属于异香豆素类的衍生物,共有A、B、C、D4种。此外,还包括一些OTA的代谢产物和赭曲霉毒素B的代谢产物。其中OTA(OchratoxinA,OTA)分布最为广泛,毒性最强,而且最容易被检出。OTA主要由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炭黑曲霉(Aspergilluscarbonari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青霉(Penicilliumverrucosum)等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常常污染谷物、咖啡、葡萄酒、啤酒和香辛料等,其中赭曲霉主要污染大米、小麦、燕麦、咖啡及其饮料等,黑曲霉和炭黑曲霉主要污染葡萄、葡萄干及葡萄酒等。
赭曲霉毒素A(OTA)作为一种天然污染物,尤其在那些处于温带地区的国家污染严重。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和北欧各国均报道了各类粮食制品及饲料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市售的葡萄及葡萄酒、干果、咖啡豆、可可粉及其产品中,均有赭曲霉毒素A的检出。秦筱茂(2011)研究发现印度药材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样品污染率高达21%,市售的黑胡椒、姜黄粉中赭曲霉毒素A的样品污染率分别达到54%和36%。李增宁(2007)根据AOAC调查河北小麦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所采取的61份小麦样品中有24份小麦样品受到了赭曲霉毒素A的侵染,赭曲霉素A的污染程度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唐坤甜等(2011)也发现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有39.34%的大麦都受到了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而河北省北部地区也将近有35.48%的大麦受到了赭曲霉毒素A侵染,中南部和北部地区小麦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程度都高于现在已有的报道。敖志刚和陈代文(2008)从黑龙江、辽宁、江西、北京等全国14个省份地区采集了玉米样品44份,饲料样品83份,3份小麦样品,21份豆粕样品,37份副产品,测定后发现95.1%的样品都检测出了赫曲霉毒素。杨家岭等(2008)采集了来自全国18个城市的主要粮食类共计486份样品,并检测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分析赭曲霉毒素A在这18个城市的分布情况,解析赭曲霉毒素A在粮食种类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大米、面粉及其制品、大豆等4种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超过国家最高限量;2.47%的粮食类食品中检出赭曲霉毒素A,有11.8%的挂面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超过了我国标准的最高限量,污染最严重;并且有6个抽样城市的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超出了我国国家标准、CAC与美国、欧盟规定的的最高限量5μg/Kg。杨晓飞等(2007)采集了四川地区的玉米、小麦及其他谷物副产品等主要饲料原料样品,均发现有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众多研究结果都发现粮食、饲料和原料中普遍存在赭曲霉毒素污染。
Zimmerli和Dick首次检测出了葡萄酒中的赭曲霉毒素A。据研究报道,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最高含量一般为3.4μg/Kg,甜酒中最高含有赭曲霉毒素A3.9μg/Kg,含量都相对较低;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较高;葡萄干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最高。J.Blesa等(2004)检测也发现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一般相对较低,低于1ng/mL。RitaSerra等(2004)在葡萄牙的葡萄园中的葡萄酒也检测出了赭曲霉毒素A。蒋春美(2012)研究发现在葡萄表面存在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的污染。
动物主要以粮食为饲料,如果饲料被赭曲霉毒素A污染,那么动物进食后会导致赭曲霉毒素在动物体内富集。赭曲霉毒素A在动物体很难被代谢降解,因此在肾脏、肝脏、肌肉以及奶和奶制品等动物性食品中经常检测出含有赭曲霉毒素A。同样,人体食用被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农作物和动物食品也会受到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杨梅果粒麻糍
- 下一篇:一种常温食品保鲜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