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花钻全自动修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584.1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卢健;许金;苏海涛;郭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26 | 分类号: | B24B3/26;B24B3/00;B24B47/20;B24B49/00;B24B49/12;B24B5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花 全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麻花钻全自动修磨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刀具是切削加工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机械制造、汽车、模具、医疗器械、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切削加工中,刀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对象的表面质量、精度及加工效率;其中,孔加工是切削加工中最重要的加工工种,钻头在该工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耗数量也较多。
麻花钻和其他刀具一样,切削一段时间就会变钝,此时必须进行刃磨后使用,否则,钻头一旦报废,必须进行更换,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钻头是在砂轮机上手工刃磨或在万能工具磨床上刃磨。在工具磨床上利用调整三向钳来刃磨,此种方法由于调整比较复杂,刃磨效率低下,实际应用较少。手工刃磨主要依靠于工人师傅的技能,刃磨质量取决于工人技术水平,切削刃对称性、刃磨精度都难以保证,导致刃磨质量参差不齐,另外,手工刃磨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但目前国内厂家仍大多数采用手工刃磨,因此,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麻花钻全自动修磨装置,就成为了麻花钻头修磨的重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刃磨精度高的麻花钻全自动修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麻花钻全自动修磨装置,包括底板、砂轮和麻花钻夹持进给机构,底板上设置有砂轮和麻花钻夹持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还设有图像识别机构和声音识别机构,图像识别机构和声音识别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麻花钻夹持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第三轴旋转部分、第四轴摆动部分,所述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设在底板上面,且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能相对于底板做纵向运动,所述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设在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的上面,且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能相对底板做横向运动,所述第三轴旋转部分和第四轴摆动部分设在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的上面;
所述第三轴旋转部分包括第三底板、钻夹头、钻夹头支撑套、第三步进电机和第三联轴器,第三底板与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连接,钻夹头支撑套固定连接在第三底板上,钻夹头支撑套中间设有通孔,通孔中有钻夹头穿过,且钻夹头支撑套的通孔与钻夹头间隙配合,钻夹头前端用于夹持钻头,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三步进电机相连,第三轴转动部分用于实现钻头的定轴转动;所述第四轴摆动部分包括U型支撑块、过渡支撑块和第四步进电机;所述U型支撑块的前端板设在钻夹头后面,后端板安装于第三步进电机上,前端板和后端板中设有通孔容纳第三联轴器通过,且与第三联轴器间隙配合;U型支撑块的侧板与过渡支撑块的一端相连,过渡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四步进电机的轴紧固连接,第四轴摆动部分用于实现钻头的绕轴线摆动;
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第三轴旋转部分和第四轴摆动部分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第一步进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一丝杆的一端相连,第一丝杆相对于底板纵向设置,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供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纵向运动。
另外提供了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和第一底板,第一步进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一丝杆的一端相连,第一丝杆相对于底板纵向设置,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面,且第一底板上设有滑槽供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和第一螺母纵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横向进给部分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步进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第二底板与第一轴纵向进给部分连接,第二步进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的一端相连,第二丝杆相对于底板横向设置,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滑槽供第二步进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横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声音识别机构包括声音拾取模块、信号前置处理模块、高速模数转换模块、DSP信号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声音拾取模块与信号前置处理模块连接,信号前置处理模块与高速模数转换模块连接,高速模数转换模块与DSP信号处理模块连接,DSP信号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夹头呈圆柱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