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不同土壤化学计量比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8770.3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付为国;王凡坤;赵云;滕博群;王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不同 土壤 化学 计量 麦根 微生物 数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检测不同土壤化学计量比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适合于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等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成为维持我国农业稳产增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至2011年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已高达468.7kg/hm2。不可否认,化肥的大量使用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持续的过量化肥施用及其低效利用造成了大量氮磷养分的流失,进而严重威胁到区域的生态安全。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已指出,化肥的过量施用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关于化肥减施增效途径探索的研究持续被报道。基于作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理论,进行作物施肥管理,极有可能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又一条途径。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植物生态过程中体内不同元素比例关系的一种理论,被认为是连接植物与元素的桥梁。基于作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理论,进行作物施肥管理,极有可能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又一条途径。
根际作为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互作的场所,其微生物种群特征不仅可反映根际土壤养分循环和呼吸状况,而且还能较植物更敏感地反映土壤养分状况。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供应,因此研究小麦在不同土壤化学计量比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检测不同土壤化学计量比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大批量土壤样品微生物数量的精确测定。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首先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再测定土壤含水量,然后称取土壤加无菌水制备土壤悬浮液,再用经灭菌的电动移液器将土壤悬浮液进行稀释,然后分别经灭菌的电动移液器取适宜稀释度的土壤悬浮液于平板培养基中,涂抹后进行培养,然后计数培养后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再计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
一种检测不同土壤化学计量比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分别采集小麦在不同氮磷比的根际土壤,将根际土壤在20-300C下风干,过2-3mm筛后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
(2)测定土壤含水量:先将铝盒放在烘箱中于1030C下烘干8-10小时,取出铝盒置于下部放有部分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铝盒重量,取10-20克新鲜土壤样品放入上述烘干后的铝盒中,称量新鲜土壤+铝盒的重量,将其放入烘箱中在1030C下烘干20-24小时,取出置于上述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量烘干土壤和铝盒的重量,计算土壤含水量;
(3)土壤悬浮液制备:称取新鲜土壤样品,置于经灭菌的250-325毫升乐扣杯中,再加入无菌水,使加入的土壤与无菌水比例为1g:9ml,将装有土壤悬浮液的乐扣杯置于震荡器中震荡,使土壤分散,即得到10-1土壤悬浮液。取10-1土壤悬浮液10ml,再加入无菌水90ml,即得到10-2土壤悬浮液。依次稀释10倍土壤悬浮液,即得到10-3~10-6土壤悬浮液。
(4)培养基制备:分别配置检测土壤真菌培养基、检测土壤放线菌培养基和检测土壤细菌培养基,将培养基在1210C下灭菌30分钟,冷却至40-500C后,将培养基倒入经灭菌培养皿中制备平板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EIF3A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 下一篇:一种鲍特菌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