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固化环氧防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5925.8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严文;郑四龙;严木林;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融高科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09/02;C09D7/12;C08G59/50;C08G59/20;E01C11/24;E01C7/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赵胜男 |
地址: |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固化 防滑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防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固化环氧防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道路防滑涂料大多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为粘结剂,以石英砂、金刚砂、氧化钛以及普通的橡胶颗粒为防滑涂料。这些产品大多在抗撞击性能、耐磨损性能和附着力等方面,尚不能满足高强度的使用要求,存在易碎裂、脱落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所以,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042454.5”,专利名称为“环氧水泥基道路防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环氧水泥基道路防滑涂料,由环氧乳液、固化剂、粉料三组分组成,固化剂由三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和低分子聚酰胺树脂混合而成。粉料由硅酸盐水泥、石英砂和减水剂组成,该发明还公开了该环氧水泥基道路防滑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环氧水泥基道路防滑涂料在使用中健康环保,节约资源、安全方便。
然而,该防滑涂料的最低施工温度一般在15℃以上,在温度太低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这样就限制了施工过程的条件,影响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低温施工的低温固化环氧防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低温固化环氧防滑涂料,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以重量份数计算,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成分:
双酚A型环氧树脂75-95份,
RF-400活性稀释剂5-15份,
增加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韧性的液态丁腈橡胶8-12份,
以及硅烷偶联剂5-7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成分:
低温条件下快速固化的多元改性胺类固化剂70-90份,
加速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所述多元改性胺类固化剂反应时间的K54号促进剂1-3份,
聚醚胺D400固化剂5-7份,
以及促进所述聚醚胺D400固化剂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反应时间的GI3312号促进固化剂2-4份;
所述A组分与B组分混合的份数比为1:1-1:0.7。
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550号偶联剂或者是K580号偶联剂。
其中,所述多元改性胺类固化剂优选使用美国空气化工公司生产的改性胺类固化剂2777。
其中,优选的A组分包括以下成分:
双酚A型环氧树脂90份,
RF-400活性稀释剂10份,
液态丁腈橡胶8份,
K550号偶联剂5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成分:
改性胺类固化剂2777,80份,
K54号促进剂2份,
聚醚胺D400固化剂5份,
GI3312号促进固化剂2份,
所述A组分与B组分混合的份数比为1:1。
其中,该防滑涂料与砂子填料混合后进行路面铺装,所述砂子填料的粒径为1mm-3mm;砂子填料的硬度≥5莫氏硬度;砂子填料的含水量≤2%;砂子填料的颜色根据路面要求进行选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温固化环氧防滑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A组分制备
将75-95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8-12份的液态丁腈橡胶加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在二者混合的过程中逐步加入5-7份的硅烷偶联剂,待充分搅拌均匀后,一次性加入5-15份的RF-400活性稀释剂,再混合均匀;
2)B组分制备
将70-90份的多元改性胺类固化剂、1-3份的K54号促进剂、5-7份的聚醚胺D400固化剂以及2-4份的GI3312号促进固化剂同时加入搅拌桶中进行充分搅拌与混合;
3)将份数比为1:1-1:0.7的A组分与B组分进行混合。
其中,在步骤1)中,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8-12份的液态丁腈橡胶加入搅拌桶中进行搅拌的时间为20min-30min,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搅拌桶的转速为400-600r/min。
其中,在步骤2)中,四种成分混合到搅拌桶中,搅拌的时间为20min-30min,搅拌过程中不需加热,搅拌桶的转速为400-600r/min。
其中,混合后的A组分与B组分形成防滑涂料加入到砂子填料中进行路面铺装,该防滑涂料的施工需求温度≥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融高科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慧融高科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