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966.1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天;谢龙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杨中毅 |
地址: | 73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它包括:窖泥配方及操作方法;添加藏 牦牛骨髓的窖泥制备方法;添加酒尾复合液的窖泥制备方法;窖泥培养材料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窖泥配方及操 作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
(1)、配方选择:黄粘土50%泥碳10%窖皮泥20%,大曲粉3.5%豆饼粉1.5%,牦牛 骨髓粉1.5%,母糟3.5%,黄浆水5%,尾酒(30-35度)5%;
(2)、具体操作:粘黄土晒干后用锤式粉碎机过一遍成细粉,尽量使物料粗细一致,将黄 土摊开,厚度0.8-1.0m,按规定的数量加入其他固体材料,翻抄两遍,尽量混合均匀,并保持 中间低两边高便于加浆,然后将液体材料一并加入固体材料中间,浸润2-3小时,并根据材 料的干湿酌情补水,使和好窖泥的温度为25℃—30℃,水份控制为50%左右,pH值约为6.5为 宜,经过和泥机后用脚踩揉陇堆,入池发酵时用竹脚板区隔分层以增加界面作用,形成厌氧 环境并防止水分流失;发酵温度35-40度,发酵时间30-40天,发酵过程中防止窖泥失水霉 变,用塑料布密封后上面注入一层洁净自来水即水封法;
(3)、窖泥发酵管理;这种有机窖泥的发酵容器采用祁连山特有的软质青条石构建而 成,此种石材内部微孔空间巨大,适宜于有益微生物的栖息,同时具有保湿及调节水分的功 能,在正常情况下,窖泥入窖后,24小时即出现产气,产气量极大,但品温仅升1℃—2℃,48 小时—96小时品温不断上升,5天—10天可达32℃—37℃;旺盛期保持越长,窖泥质量越好, 要加强窖泥发酵管理,切忌大热大冷,同时,要注意密封,防止漏气,培养30天—40天即为成 熟窖泥;4、窖泥鉴定:培养成熟的窖泥应是色泽乌黑,在阳光下呈荧光,手感湿润、细腻、油 滑,搓之无粗糙感,嗅之浓郁芳香,无异臭味或异杂味,镜检杆菌、梭菌多且肥壮;
窖泥配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增减,就控制pH值来说,黄土、封窖泥、曲药、母糟、黄 水等的酸度有大有小,其使用量亦因之而不等,曲子、酒糟的蛋白质含量又决定了豆饼的使 用量,加强培泥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控制,才能保证窖泥的质量和原酒的风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脏牦牛骨髓 的窖泥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和方法:
(1)检验:经兽检部门检疫合格,健康无病的新鲜牦牛骨,以含骨髓质较多的脊骨、肋 骨、管骨为原料;
(2)清洗:是减少杂质、微生物污染,将原料牦牛骨髓清水浸泡后用高压冲洗,除去毛 杂、血污和部分微生物,清洗用水应符合饮料厂水质国家标准;
(3)冷冻:清洗干净后,放在不锈钢平盘中,立即送至冷库,在-18至-23℃低温下,冷冻 24小时后备用;
(4)破碎:将冷冻骨投人破碎机中,切成l0-30mm的碎骨块,便于在提取工艺中尽可能最 大程度使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浸出;
(5)浸出:称取一定量的破碎骨块,用温水洗涤,放入压力锅中,加入骨重2倍的水,在压 力3kg/cm2下,浸提2小时;
(6)浓缩:采用真空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浓度达到标准要求;
(7)干燥:采用真空干燥,在表压0.07MPa,90℃条件下干燥3-5小时,干燥至水分含量< 10%;
(8)工艺流程:鲜骨→分选→清洗→冷冻→粉碎→浸出→脱脂→过滤→浓缩→干燥→ 杀菌→贮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酒尾复合液 的窖泥制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30-35度尾酒450kg,藏牦牛骨髓粉20kg,置于500kg坛中, 进行磷酸钙与乳酸的中和反应,经5-7天充分反应后上液由浊变清大量乳酸钙结晶形成,汲 取上清液过滤后贮存备用;酒尾适量使用即可调剂窖泥PH值又可以营造微酸环境适宜于微 生物发酵,同时可为微生物生长增殖提供营养物质,以此为原料配制的酒尾复合液是有机 窖泥培养的关键,用此法即可除去多余的矿物质元素Ga又能达到增己降乳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窖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泥材料培养方 法如下:
第一步选择菌种来源:以十年以上老窖的窖底泥为菌源,经在特定的条件下富集培养 作为有机窖泥的自然菌源,更贴近老窖窖内微生物区系,窖泥菌系全面,窖泥质量好;
第二步选择泥土:所用泥土有以下几种:泥土、粘性土壤、粘黄土、腐殖质、泥炭、窖皮 泥、有效磷;
(1)泥土是己酸菌、甲烷菌等的栖息场所,在培养泥之前,对泥土的选择要做到须对土 壤的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理化成分、微生物群属及数量进行详细的分析,选用微生物群较 少的土壤,微生物含量较多,会造成基酒质量有杂味;
(2)粘性土壤:土壤颗粒要细小,可以增加界面作用,吸着营养与调剂pH值,同时,培养 好的窖泥建窖后不易渗漏,能保持黄水的容量,对提高基酒质量十分有利,北方因土壤多为 砂土,选土时若不注意,易导致窖泥渗漏、少黄水或无黄水,从而影响酒质;
(3)粘黄土:粘性强,杂质少,不含沙质的中性或微酸性有机菜园土或田边土,一般以表 层以下5-20cm为好,深层不含杂质或沙质的土壤也可;
(4)腐殖质:是窖泥培养的重要成分,在窖泥有效成分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土壤所含 腐殖质仅有1%—2%,而菜地、果园表层的腐殖质含量相对较高一些,黄粘土中腐殖质含量约 为0.5%,用于窖泥发酵的土壤应选择腐殖质适中,占比为1.5%—2.5%为宜,且土质无异臭 味;
(5)泥炭:有机质含量较高,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碳源,并具有保水防止窖泥老化 作用;
(6)、窖皮泥:有机质含量丰富,富集着大量的窖泥功能菌,并具有调节发酵体系酸碱度 的作用;
(7)有效磷:磷是增强细菌代谢的重要元素,细菌生长主要靠细胞增生,新细胞的形成 又必须有核蛋白,而磷是核蛋白的重要物质成分,磷是己酸菌大量增殖的必须物质,同时, 磷又是参与乙醇、乙酸化合成己酸这一发酵过程的重要物质,磷含量的多少是衡量窖泥质 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土壤中的有效磷多为植酸状态下的有机磷,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土壤中 有效磷较低,100mg干土中含有有效磷3mg-7mg,而老窖泥中100mg干土有效磷含量为20mg以 上;藏牦牛骨髓中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常量元素以矿物质钙、磷含量为最高,在有机窖泥 的培养配方中加入藏牦牛骨髓是生态窖池长盛不衰的重要物质保障;(8)其他材料:母槽, 黄水复合液,豆饼粉,大曲粉,尾
酒复合液;母糟用发酵正常,未蒸酒的母糟,并进行粉碎或打成浆状;
黄水复合液:黄水中内含有机酸、乙醇、腐殖质、酵母自溶物,以及一些驯化的生香菌 类,是己酸菌绝佳的营养物,将其制成黄水复合液后效果更佳,具体做法是:将200kg黄水置 入500kg坛中,加入100℃开水,使混合液体的温度为50℃—60℃,然后加入大曲粉2kg— 3kg,老窖泥0.5kg,高粱粉1kg—2kg,酒精5kg—10kg,封坛;然后在30℃以上温度下培养10 天—15天,即成黄水复合液;
豆饼粉:豆饼粉要注重用量,用量过大,会使窖泥臭味加重,从而影响酒质;豆饼粉要粉 碎得越细越好;
大曲粉:培养窖泥初期,大曲粉对泥土起接种与升温的作用;以后,曲粉中的微生物大 量死亡,形成菌体自溶物,供土壤微生物用,所含淀粉可逐渐转化为腐殖质,也可为细菌所 用;
酒尾复合液:酒尾适量使用即可调剂窖泥PH值又可以营造微酸环境适宜于微生物发 酵,同时可为微生物生长增殖提供营养物质,以此为原料配制的酒尾复合液是滨河集团有 机窖泥培养的核心技术,具体做法是:尾酒(30-35度)450kg保持温度25℃,藏牦牛骨髓粉 20kg置于500kg坛中,进行磷酸钙与乳酸的中和反应,经5-7天中和反应后上液由浊变清,汲 取上清液过滤后贮存备用,将含有大量乳酸钙成分的上清液以0.1℃/min速度连续降温3-4 小时形成结晶通过精滤即可除去多余的矿物质元素Ga又能降低乳酸含量从而达到增己降 乳的作用;
第三步泥土处理:
(1)、培泥用水:培泥用水应在敞口容器内,加热升温到100℃以上,沸腾15分—30分钟 后,封口,然后降温至35℃左右使用,一方面,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 水的硬度;
(2)、泥土处理泥土选好后应进行处理,先过筛,去除土壤中的石块或杂质,然后晾晒5 天—10天,使土壤中的水份达到3%以下,再粉碎成细粉状,拢堆备用;去杂是要防止土壤中 钙过量存留,因为石块是钙的重要来源,过多的钙能加速窖泥的老化;晾晒是为了杀灭土壤 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在窖泥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繁殖,否则,不仅会消耗养分,而且影响原 酒的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9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