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2963.8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于芳;于慧;王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业废水、工业废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悬浮物处理,尤其适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
背景技术
沉淀池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竖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小,沉淀效率高,在工农业废水处理、地表水体净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竖流式沉淀池对水力负荷、悬浮物质的性质等均有一定要求,当水力负荷增加时,容易搅起集泥井中的底泥;当悬浮物粒径小、密度小时,沉淀效率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通过改进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提高竖流式沉淀池的运行稳定性及运行效率具有迫切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竖流式沉淀池的技术短板,提出一种一体化沉淀池。该沉淀池通过多环串联的技术设计,大大提高了水体悬浮物的去除效率及去除稳定性。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化沉淀池由过滤层(1)、集水盘(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进水管(5)、沉淀池Ⅱ(6)、沉淀斜板Ⅰ(7)、出水管(8)、集泥井Ⅰ(9)、集泥井Ⅱ(10)、排泥管Ⅱ(11)、排泥管Ⅰ(12)、沉淀斜板Ⅱ(13)、穿孔曝气盘(14)组成。
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水盘(2)、沉淀池Ⅲ(3)、沉淀池Ⅰ(4)、进水管(5)、沉淀池Ⅱ(6)为同心圆结构,进水管(5)、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6)、沉淀池Ⅲ(3)的顶部标高依次降低0.3-0.5米,集水盘(2)和沉淀池Ⅲ(3)的顶部标高相同;沉淀池Ⅰ(4)深2.0米,进水管(5)底部设置喇叭口,且进水管(5)底部标高高于沉淀池Ⅰ(4)底部标高0.3米;集泥井Ⅰ(9)倾角为45°,顶部标高与沉淀池Ⅰ(4)底部标高相同;沉淀池Ⅱ(6)、沉淀池Ⅲ(3)的底部标高与集泥井Ⅰ(9)的底部标高相同。
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Ⅱ(6)底部设置沉淀斜板Ⅱ(13),沉淀斜板Ⅱ(13)倾角为45°,沉淀斜板Ⅱ(13)的斜板间距为0.1-0.4米,且沉淀斜板Ⅱ(13)最底部的斜板与沉淀池Ⅱ(6)底部相连。
进一步,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Ⅲ(3)内设置沉淀斜板Ⅰ(7),沉淀斜板Ⅰ(7)的倾角为60°,间距为0.2-0.5米。
再进一步,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泥井Ⅱ(10)内安装穿孔曝气盘(14),穿孔曝气盘(14)由DN20mm的PVC管构成,且斜向下开孔径为5-10mm的曝气孔,开孔间距20-50mm。
更进一步,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集水盘(2)内装填过滤层(1),过滤层(1)厚度0.3-0.5米,由粒径为10mm的砾石组成。
为便于排泥,集泥井Ⅰ(9)和集泥井Ⅱ(10)底部分别埋设排泥管Ⅱ(12)和排泥管Ⅰ(11),排泥管Ⅱ(12)和排泥管Ⅰ(11)由DN100mm的管子构成。
为有利于过滤层(1)内填料的更换,可在填料装填之前预先铺设钢丝网;为便于集水盘(2)底部出水的收集,可在集水盘(2)底部安装出水管(8),出水管(8)数量为2-8个,管径为DN100mm。
本发明专利的主要优点如下:(1)、沉淀效率高,对于小颗粒、低密度的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效率;(2)、清洗方便,不堵塞;(3)、结构紧凑,节省用地。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剖面示意图,图3是穿孔曝气盘(14)的示意图,图中:
1—过滤层;2—集水盘;3—沉淀池Ⅲ;4—沉淀池Ⅰ;5—进水管;6—沉淀池Ⅱ;7—沉淀斜板Ⅰ;8—出水管;9—集泥井Ⅰ;10—集泥井Ⅱ;11-排泥管Ⅱ;12-排泥管Ⅰ;13-沉淀斜板Ⅱ;14-穿孔曝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该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剖面示意图,图3是穿孔曝气盘(14)的示意图。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体化沉淀池的构建
(1)一体化沉淀池可建设成半地下式、地上式或地下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梯度滤料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滤油机供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