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149.6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饶祖刚;王民安;黄富强;项建辉;王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叶绿林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功率 器件 沟槽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包括硅衬底(100),其特征在于: 在硅衬底(100)的表面加工形成沟槽(101),所述沟槽(101)整体呈U字 型结构;在沟槽(101)的下部沿沟槽的内壁设置有U型的第一层氧化硅(102), 在U型的第一层氧化硅(102)内设置有U型的第一层多晶硅(103),在第 一层多晶硅(103)内填充满第二层氧化硅(104);所述第一层氧化硅(102)、 第一层多晶硅(103)和第二层氧化硅(104)形成从沟槽外周到沟槽中央的 OPO结构;
在所述第一层氧化硅(102)、第一层多晶硅(103)和第二层氧化硅(104) 形成的OPO结构上方设置有U型的第三层氧化硅(105),在第三层氧化硅 (105)内填充满第二层多晶硅(106),该第三层氧化硅(105)和第二层多 晶硅(106)在沟槽(101)的上部形成从沟槽外周到沟槽中央的OP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硅衬底(100)上还设置有外延层,所述沟槽(101)在外延层的表面加工形 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氧化硅(102)的厚度为0.05~0.25μm;第一层多晶硅(103)的 厚度为0.10~0.3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层氧化硅(105)的厚度为0.05~0.20μm。
5.一种用于功率器件的沟槽栅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1)在硅衬底或外延层的表面,通过刻蚀加工形成沟槽;
2)在沟槽内壁上通过热氧化生成U型的第一层氧化硅,在第一层氧化硅 的内壁上,由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U型的第一层多晶硅,在第一层多晶硅内, 以热氧化或者气相淀积的方法填充满第二层氧化硅,从而形成从沟槽外周到 沟槽中央的OPO结构;
3)将沟槽外硅衬底或外延层的表面及沟槽内上部的第二层氧化硅刻蚀干 净,再将沟槽外硅衬底或外延层的表面及沟槽内上部的第一层多晶硅刻蚀干 净,最后将沟槽外硅衬底或外延层的表面及沟槽内上部的第一层氧化硅刻蚀 干净;
4)在沟槽的上部通过热氧化形成U型的第三层氧化硅,在第三层氧化硅 内,通过气相淀积填充满第二层多晶硅,从而在沟槽的上部形成从沟槽外周 到沟槽中央的OP结构,该第三层氧化硅的底部将上部的第二层多晶硅与下 部的第一层多晶硅隔离;
5)将沟槽外的第二层多晶硅刻蚀去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祁门县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1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