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砂器皿柴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314.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管汝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汝瑜 |
主分类号: | C04B33/34 | 分类号: | C04B33/34;C04B41/89;C04B41/86;C03C8/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砂 器皿 工艺 | ||
1.一种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为:
(1)拉坯干燥:以紫砂陶土为原料进行充分揉捻,将其置于拉坯机中心,拉出具有造型的坯体;将成型后的坯体在室内阴凉处放置1~3天进行自然干燥到水分含量为16%~20%;
(2)修坯干燥:采用修坯工具对步骤(1)所得坯体进行湿修,并经过反复修改保证坯体厚薄均匀;然后继续在室内阴凉处干燥直至坯体中水分降低到2%以下;
(3)上釉干燥:对步骤(2)所得干燥后的坯体进行上釉,首先上一层底釉,随后根据需要选择其他颜色的釉水逐层对其进行装饰;每层釉水的厚度为0.01-0.03mm,每上完一层釉水之后需干燥1~3天,再继续上下一层釉水;上完釉水之后将上釉坯体进行充分干燥,所述上釉坯体进行干燥方式为在室内阴凉处充分干燥1~3天,待坯体水分干燥到5%~10%,放入窑内烘干,窑设置温度为300℃,根据坯体的大小数量烘干时长为3~8h;
(4)装窑柴烧:将步骤(3)所得上釉坯体装入柴烧窑内进行柴烧,在装窑后的空间内加入占窑室总体积0.009%-0.018%的燃烧料;柴烧时间为30~48小时,柴烧温度为1120-1180℃,最终得到产品紫砂器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拉坯具体步骤为:将紫砂陶土充分揉捻排除泥中所含微小气泡,然后将紫砂陶土置于拉坯机中心,定好待造型的紫砂器皿中心,用双手拉出具有造型的坯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中修坯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专业修坯工具对步骤(1)所得坯体进行湿修,将坯体根据原先拉坯所成造型进行切削和修整,并修整出胚体底部;接着采用跳刀或者其他工具制作坯体表面的肌理,经过反复修改保证坯体厚薄均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中上釉的方式包括浸釉,喷釉,浇釉或刷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釉水为中温釉,以灰釉为主,由釉果与釉灰配制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计:所述釉水包括高岭土15-18份、钾长石35-40份、石英25-30份和碳酸钙14-16份,在1100~1200℃烧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装窑柴烧时具体步骤为:
a、将步骤(3)所得上釉坯体放入窑中,层与层之间采用硼板作为隔层,根据上釉坯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垫片,垫上釉坯体下方,将体积偏大的上釉坯体放置在窑的最下层,遵循上紧下松的原则,保证烧成时窑内还原气氛的均匀,选择高度合适的立柱,充分利用窑的空间;
b、在每个上釉坯体之间投掷燃烧料,占窑室总体积0.009%-0.018%,以达到上釉坯体所需的效果;然后盖上窑门进行闭合观火控,检查窑的密封,设置烧制的温度;柴烧时间为30~48小时,柴烧温度为1120-1180℃,得到紫砂器皿;
c、柴烧结束后将紫砂器皿留在窑内闷烧至常温,开窑时注意拿取成品时不要磕到窑室边缘,收取垫片和硼板时不要触碰到下层烧好的紫砂器皿,及时处理破损的垫片和弄脏的硼板;
d、将紫砂器皿拿出后,检查有无损坏的紫砂器皿,并对完好的紫砂器皿进行清理,得到最终产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用柴烧窑为电窑,进行的烧制过程为还原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砂器皿柴烧工艺,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燃烧料为松木,杨木,椰壳或果壳碾成的碎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汝瑜,未经管汝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3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喉口环缝文氏管
- 下一篇:用于生产磁控管磁石的模具型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