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16346.7 | 申请日: | 201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陈磊;王志华;谈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油罐 智能 喷涂 机器人 旋转 制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构,尤其适用于立柱式油罐 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油罐内壁涂装是采用搭脚手架或者手动旋转吊篮,人工站立在 脚手架上或者在旋转吊篮末端的吊篮上进行作业,该作业速度慢,效率低下, 且涂装层厚度凭人的感觉,涂装质量不易控制。并且所需人力较多,劳动强度 大,进度慢,人工费在工程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此外,工作场所通风困难, 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多,工人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易患粉尘和化学品方面的 职业病;但若经常换人,则不仅增加人员的培训费用,而且会产生与技术熟练 要求的矛盾。所以这类作业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油储基地的建设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为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提供一种协同配合其升 降的旋转制动机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结构既能 提供旋转,也能协同进行升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构,包括:
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旋转立柱、减速电机、电机支承架、齿轮、弹 簧垫片、螺钉、螺栓、螺母;
制动机构,包括电机支承架、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支承架、螺钉、平 垫片。
上述回转机构中,旋转立柱套在中间固定立柱上,回转支承外圈与旋转立 柱通过18个螺栓连接,回转支承内圈与电机支承架通过18个螺栓连接,减速 电机竖直安装,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电机支承架伸出板的一侧,齿轮与电机 输出轴通过弹簧垫片与螺栓连接,同时齿轮与回转支承外圈相啮合。
上述电机齿轮中,齿轮内有一台阶,电机输出轴安装在此位置,通过弹簧 垫片与螺栓,将齿轮与电机轴固定。
上述电机支承架,呈中空的圆柱形,并在一侧焊上一块板,用于安装减速 电机,板的后侧有两块肋板增加强度。
上述制动机构中,所述电动推杆在底部通过螺钉与电动推杆支承架固定, 电动推杆支承架与电机支承架通过平垫片、螺钉安装,电动推杆的伸出杆与电 机支承架圆柱面上的孔对准,通过孔与中间固定立柱保证位置的固定。
上述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分布电机支承架的两侧,相对电机的位置对 称排列。
上述电动推杆支承架与电动推杆的固定,是通过螺钉、垫片从电动推杆的 底部进行安装。
上述电动推杆支承架与电机支承架的固定,是通过螺钉、垫片将电动推杆 支承架的安装槽与电机支承架的孔固定安装。
本发明的立柱式油罐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构,可以很灵活地进行旋 转,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侧摆和振动,同时旋转的速度较小,可以保证喷涂 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在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整体结构中的位 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制动部分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旋转制动部分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吊篮,(2)为喷涂机械臂,(3)为吊臂,(4)为旋转立柱, (5)为旋转吊头,(6)为提升机构,(7)为固定立柱,(8)为本发明的旋 转制动机构。
图中(8-1)为减速电机,(8-2)为电机小齿轮,(8-3)为回转支承,(8-4) 为电动推杆,(8-5)为电动推杆支承架,(8-6)为电机支承架。
图中(8-3-1)为回转支承外圈,(8-7)为旋转立柱与回转支承外圈的固 定螺栓,(8-8)为电机支承架与回转支承内圈的固定螺栓,(8-3-2)为回转 支承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提升部分(6),吊臂部分(3),吊篮部分(1),两 个喷涂机械臂(2),旋转立柱及斜拉钢丝绳(4),旋转吊头(5),固定立 柱部分(6),旋转部分。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的旋转制动机 构,旨在说明立柱式油罐智能喷涂机器人进行喷涂时,该机器人是如何在本发 明的旋转制动机构的协同和配合下进行工作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