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功率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4862.6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1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功率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功率管理方法,包括:感测感测温度;撷取常温参数组及高温参数组,其中电子装置的处理器使用高温参数组运行时的运行功率大于使用常温参数组运行时的运行功率;于判断感测温度不大于高温临界值时,以常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运行处理器;于判断感测温度大于高温临界值时,以高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运行处理器。本发明可有效发挥处理器的完整效能,并可有效解决高温下处理器效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装置及方法有关,特别有关于电子装置及其功率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强固型电子装置(如各式军工规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穿戴式设备)主要是被设计来用于极端环境(如沙漠或极地)中,并具备耐高温、耐低温、防尘、防撞及防震等特性。此外,相较于一般电子装置(工作温度范围约为摄氏0度至45度),强固型电子装置所配置的电子组件(如处理器、硬盘或内存)由于具有特殊硬件架构(如加热层及高效率散热装置),具有更广的工作温度范围(如摄氏零下40至摄氏60度)。
虽现有的强固型电子装置已可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然而,当实际于高温下运行时,现有的强固型电子装置随温度增加而阶梯式地以相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逐步抑制处理器的效能(如温度每增加摄氏5度,即降低最高频率100MHz),通过降低处理器的效能来降低运行功率(即降低所产生热能),进而避免热超载。
上述抑制机制在高温下会大幅抑制处理器效能,因而使得现有的强固型电子装置于高温下处理器的效能不佳。
此外,当处于高温下(如摄氏45度)但处理器的工作温度未达会造成热超载的临界温度(如摄氏60度)时,现有的强固型电子装置仍会自动执行上述抑制机制(如处理器温度超过摄氏40度即开始逐步抑制处理器效能),这使得处理器的效能过早被抑制而无法有效发挥完整效能。
此外,现有的强固型电子装置于常温或高温下皆以相同的抑制方式(即调整相同的设定参数)来控制处理器的效能,无法使处理器有效发挥完整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功率管理方法,可依据感测温度使用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来控制处理器,借此提升高温下的处理器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感测一感测温度的一温度传感器、储存一常温参数组、一高温参数组及一高温临界值的一内存及电性连接该温度传感器及该内存的一处理器。该常温参数组及该高温参数组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该处理器于判断该感测温度不大于该高温临界值时,自该内存撷取并以该常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以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运行,并于判断该感测温度大于该高温临界值时,撷取并以该高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以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运行,其中该处理器使用该高温参数组运行时的一高温运行功率大于使用该常温参数组运行时的一常温运行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功率管理方法,运用于一电子装置,包括:a)经由一温度传感器感测一感测温度;b)自一内存撷取一常温参数组及一高温参数组,其中该常温参数组及该高温参数组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并且该电子装置的一处理器使用该高温参数组运行时的一高温运行功率大于使用该常温参数组运行时的一常温运行功率;c)于判断该感测温度不大于一高温临界值时,以该常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以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运行该处理器;及d)于判断该感测温度大于该高温临界值时,以该高温参数组取代当前的参数组来以不同的处理器限制方式运行该处理器,以提升该处理器的运行功率为该高温运行功率。
本发明可有效发挥处理器的完整效能,并可有效解决高温下处理器效能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