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4818.5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声兰;陈丹;樊启猛;林玉萍;马雅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31/7034;A61P25/00;A61P1/08;A61P25/06;A61P25/28;A61P9/10;A61P25/02;A61P9/12;A61P2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提高 天麻 中巴 利森苷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麻放入微波装置中,用微波辐照加工天麻,然后常压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加工时间短,能使天麻中巴利森苷A的含量提高1.67倍‑16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天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长在阴湿林下,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块茎含香荚兰醇、维生素A类物质、苷类及微量生物碱等。食药以块茎应用。天麻性平味甘,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等功效,主治肝风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症。天麻具有补脑健脑、养心安神的作用,对治疗头晕目眩、偏头疼、老年性痴呆、脑缺血、中风、口眼歪斜、高血压、风湿、脑功能紊乱等有独特疗效。天麻既是药品,又是食品,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作为药食兼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卫生部规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名贵中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天麻素、天麻苷元、天麻醚苷、巴利森苷A、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醛等化合物及活性多糖和多肽。天麻营养丰富,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11.4克,脂肪5.2克,碳水化合物总量75.9克,纤维素5.8克,灰分7.5克,能量1606.6千焦。
天麻素是天麻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中国药典》规定用天麻素的含量控制天麻的品质,巴利森苷A也是天麻中的活性成分,其专属性及稳定性优于天麻素,为天麻中潜在的质控成分。与天麻的产地和品种相比较,加工方法是影响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重要因素。巴利森苷A是酯类化合物,结合在天麻细胞的酸性物质中。在适当的加热条件下,天麻中相关成分将发生作用,促进巴利森苷A的合成,从而提高天麻制品中巴利森苷A的含量,蒸煮为常用的天麻加工方法之一。
微波应用于天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应用于天麻的炮制加工也已有一定报道,都表明微波处理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高,但相应的研究并不系统,未对巴利森苷A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研究微波对天麻中巴利森苷A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A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麻放入微波装置中,用微波辐照加工天麻,然后常压干燥。
微波对天麻的加热速度快,且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表面不易氧化褐变与蒸发。另外,微波处理由于可使物质分子在受热振动的同时受电磁的牵引振动和转动,有利于物质转化。本发明利用微波高效转化天麻,具有加工时间短、巴利森苷A含量高等优点,加工所得天麻可作为富含巴利森苷A的天麻原料进一步加工成其它天麻制品,与常规加工的天麻相比较,具有更好的医药保健价值和商品价值。
所述天麻选自新鲜天麻、未高温处理过的保鲜天麻或复水后含水量大于30%的干燥天麻润涨物中的一种。特别优选新鲜天麻。
所述微波辐照加工天麻时采用微波能量与天麻的克数关系为11.55~121.40kJ/g来进行。特别优选,所述微波辐照加工天麻时采用微波能量与天麻的克数关系为30~60kJ/g来进行。
所述常压干燥的温度为50℃~90℃,干燥的时间为16~24小时。特别优选,所述常压干燥的温度为70℃,干燥的时间为20小时。
本发明采用微波辐照加工天麻,然后常压干燥,操作简单,成本低,加工时间短,能使天麻中巴利森苷A的含量提高1.67倍-16倍,并可防止后续加工天麻发生酶促褐变。
附图说明
图1为巴利森苷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波功率119W下处理不同时间巴利森苷A含量;
图3为微波功率231W下处理不同时间巴利森苷A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痨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