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094.5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臻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衣淑凤;宋志强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可移动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按住本终端的屏幕,则记录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初始位置;
终端检测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位置,根据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当前位置以及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初始位置,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方式和移动距离;
终端根据用户手指的移动方式,确定对可移动设备的控制方式;根据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确定对可移动设备的控制量;
终端根据确定的控制方式和控制量,向可移动设备发送控制命令;
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时,
预先将用户双指的移动方式划分为三个集合:第一集合为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二集合为:向左和向右移动,第三集合为合拢和分离;
所述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方式包括:
终端确认本次移动为用户双指按住本终端的屏幕后、用户双指在本终端屏幕上抬起前之间的第二次及之后的有效移动,则比较本次移动方式与最近一次的有效移动方式是否属于同一集合,若是,确定本次移动有效,记录本次移动方式;否则,确定本次移动无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时,所述用户手指为用户双指;
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的云台时,所述用户手指为用户单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时,
所述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包括:
终端分别根据用户每个手指在屏幕上的当前位置和初始位置,计算用户每个手指的移动距离,然后将两个手指中较小的移动距离作为用户双指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时,
所述终端根据用户手指的移动方式,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包括:
当用户双指向上移动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上升;
或/和,当用户双指向下移动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下降;
或/和,当用户双指向左移动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向左飞行;
或/和,当用户双指向右移动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向右飞行;
或/和,当用户双指合拢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后退;
或/和,当用户双指分离时,确定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无人机前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移动设备为无人机的云台时,所述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包括:
根据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向左或向右方向的移动,确定用户手指在向左或向右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同时根据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向上或向下方向上的移动,确定用户手指在向上或向下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初始位置进一步包括:
终端以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初始位置为圆心,以预设半径值为半径在屏幕上画一个圆;
所述确定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包括:
当用户手指在一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时,则将用户手指在该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强制为圆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确定对可移动设备的控制量包括:
将用户手指的移动距离除以预设的比例阈值得到一个比例值,再将该比例值乘以预设的最大控制量,得到对可移动设备的控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臻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臻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