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073.3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响;陈华;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7/003;F24F8/108;F24F13/28;F24F13/22;F24F13/30;F24F1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部,所述壳体具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从所述新风口至所述送风口的送风路径、从所述回风口至所述排风口的排风路径以及空气净化部,在所述送风路径中设置有送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旁通路径,所述旁通路径的一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旁通路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送风路径,
在所述排风路径中设置有排风侧风阀,该排风侧风阀能切换至使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和/或使所述排风路径与所述回风口导通的状态,
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路径上的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送风口侧的位置,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构造成:在所述排风侧风阀使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旁通路径导通而与所述排风路径不导通的状态下,能使从所述新风口流入的新风与从所述回风口经所述旁通路径流来的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空气混合,然后从所述送风口送出,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主隔板,该主隔板用于将所述送风路径与所述排风路径隔开;以及辅助隔板,该辅助隔板位于所述送风路径侧,且用于与所述主隔板一起隔出所述旁通路径以将来自所述回风口的气流朝向所述送风路径引导,
所述送风扇在所述第二净化部的下游侧设置在由所述辅助隔板、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净化部隔出的空间内,
在所述第一净化部与所述第二净化部之间隔出用于使从所述新风口流入的新风与从所述回风口经所述旁通路径流来的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混合的空间,
所述主隔板的从所述第一净化部延伸至所述排风侧风阀的部分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排风侧风阀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朝所述送风路径倾斜,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净化部与所述第二净化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净化部的第一固定部,
在所述辅助隔板和/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净化部的第二固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交汇处与所述第一净化部之间的第三净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交汇处与所述第二净化部之间的第三净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旁通路径中的第三净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纸热交换器,该纸热交换器与所述送风路径及所述排风路径分别相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净化部和所述第二净化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纸热交换器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活性炭滤网、PM2.5滤网、烟尘滤网、除味滤网、除甲醛滤网、光催化滤网、除菌滤网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风路径中比所述旁通路径与所述送风路径的交汇处靠所述新风口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送风侧风阀,该送风侧风阀能在允许新风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状态和阻止新风从所述新风口引入的状态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0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