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警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7843.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霖;胡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H04L12/40;G01S13/93;B60Q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李水娣 |
地址: | 350119***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24 ghz 微波 雷达 盲区 警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盲区警示系统是汽车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项功能,尤 其是在高速行驶情况下,盲区警示系统可实时监测相邻车道的车辆,如果有 车辆进入盲区,系统会判断此时变道产生危险,同时通过声光报警提醒驾驶 员。盲区警示系统可有效减少因驾驶员高速行驶过程中变道而引发的交通事 故,这将提高行驶安全性,降低高速行驶过程中潜在的危险。
目前国内很多盲区警示系统方案基于超声波雷达实现,超声波雷达的侦 测范围短,通常为3.5米,盲区的侦测距离短,当系统发出声光提示后,驾 驶员无充足的反应时间;另外超声波雷达在雨天、雪天和粉尘等恶劣环境中 极易受到干扰,甚至系统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 警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警示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1、汽车中MCU接收车体信号,并将车体信号分析并整合;
步骤2、MCU将整合后的车体信号发送给雷达DSP芯片;
步骤3、雷达DSP芯片接收并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发送至MCU;
步骤4、MCU根据运算结果判断盲区是否存在危险,若存在,则MCU 发出报警信号;若不存在,则不发送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信号包括:车速、左转向开关、右转向开关、偏航 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具体为:汽车中MCU接收车体信号,若 车速大于15km/h,则将车体信号整合;若汽车车速小于10km/h,则循环步 骤1;若车速大于等于10km/h且小于等于15km/h时,则与之前处理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雷达DSP芯片接收车体信号, 根据雷达波到目标物再反射会来的时间计算出距离,并通过运用多普勒频率 偏移计算出与目标物的相对速度,并用两个不同天线接收的相位差计算出汽 车角度,将运算结果发送至MCU。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盲区根据汽车角度进行相应的移动。
进一步地,MCU发出报警信号至汽车仪表中的蜂鸣器,蜂鸣器接收报 警信号后鸣叫。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一种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警示方 法,通过CAN总线的设计,极大简化系统的线束设计及接口电路,同时通 过CAN总线接收整车信号,能极大优化系统性能,降低设计成本,大大提 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24GHz微波雷达的盲区警示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步骤1、汽车中MCU接收车体信号,若车速大于15km/h,则将车体信 号整合;若汽车车速小于10km/h,则循环步骤1;若车速大于等于10km/h 且小于等于15km/h时,则与之前处理一致(即之前若是将车体信号整合, 则此时也对应的对车体信号整合;若是循环步骤1,则此时也对应的循环步 骤1),所述车体信号包括:车速、左转向开关、右转向开关、偏航角度;
步骤2、MCU将整合后的车体信号发送给雷达DSP芯片;
步骤3、雷达DSP芯片接收车体信号,根据雷达波到目标物再反射会来 的时间计算出距离,并通过运用多普勒频率偏移计算出与目标物的相对速 度,并用两个不同天线接收的相位差计算出汽车角度,将运算结果发送至 MCU;
步骤4、MCU根据运算结果判断盲区是否存在危险,若存在,则MCU 发出报警信号;若不存在,则不发送报警信号,所述盲区根据汽车角度进行 相应的移动,MCU发出报警信号至汽车仪表中的蜂鸣器,蜂鸣器接收报警 信号后鸣叫。
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重点在于24GHz雷达系统与整车的信号匹配及报警策略,特别是通 过CAN总线设计,使得系统线束及接口电路设计更简单,系统性能更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主动降噪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储物盒以及带有储物盒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