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韭黄木耳炒鸡蛋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06037.1 申请日: 2016-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7125630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5
发明(设计)人: 胡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 胡洪军
主分类号: A23L15/00 分类号: A23L15/00;A23L19/00;A23L31/00;A23L27/20;A23L33/00
代理公司: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代理人: 贺翔
地址: 225004 江苏省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韭黄 木耳 炒鸡蛋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炒菜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韭黄木耳炒鸡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 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黑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100克干黑木耳中水分10.9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热量306千卡、粗纤维7.0 克、灰分5.8克、钙357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硫胺素0.15毫克、核黄素0.55毫克、烟碱酸2.7毫克和多重矿物质。水发木耳蛋白质极低,百克含1.5克。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

鸡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有研究显示,与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鸡蛋的人体重多减了56%,并且他们的精力也更充沛。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鸡蛋中丰富的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必要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因此,对于用脑多的上班族和学生来说,早餐吃一个鸡蛋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韭黄木耳炒鸡蛋的制作方法。在传统的韭黄炒鸡蛋中添加入木耳,木耳具有软化血管,预防血栓,保护心血管的功效,又因为其蛋白质含量低,故和鸡蛋同食可以互补。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韭黄木耳炒鸡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调味料:将下列调味料按重量份木耳20-40份、韭黄40-53份、鸡蛋4-5份、生粉20-34份、食用油6-9份、白酒10-14份、食用盐20-26份、储存在调味料成品库;

2)制备原料:将木耳用水泡开,摘去根部切丝备用;韭黄切去根部洗净切段备用;鸡蛋打碎倒入白酒搅拌开备用;

3)制作韭黄木耳炒鸡蛋:将锅烧热,先将鸡蛋在油锅中炒制成鸡蛋碎沫,然后放入制备好的木耳和韭黄,加入食用盐炒制,最后加入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4)经分重、真空包装、入库。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制备调味料采用按重量份的各调味料的配比,白酒可以去除鸡蛋的腥味,搭配韭黄可以使炒菜的颜色更好看。

2、木耳泡过可以洗干净,白酒可以代替水使鸡蛋更嫩。

3、鸡蛋添加了白酒可以在炒制的过程中更香并使其在色泽、味道等方面具备高品质。

4、分重、真空包装、保证了韭黄木耳炒鸡蛋的质量,保护了营养成分不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韭黄木耳炒鸡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调味料:将下列调味料按重量份木耳20-40份、韭黄40-53份、鸡蛋4-5份、生粉20-34份、食用油6-9份、白酒10-14份、食用盐20-26份、储存在调味料成品库;

2)制备原料:将木耳用水泡开,摘去根部切丝备用;韭黄切去根部洗净切段备用;鸡蛋打碎倒入白酒搅拌开备用;

3)制作韭黄木耳炒鸡蛋:将锅烧热,先将鸡蛋在油锅中炒制成鸡蛋碎沫,然后放入制备好的木耳和韭黄,加入食用盐炒制,最后加入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4)经分重、真空包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洪军,未经胡洪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