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B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4383.6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H05K3/18;C25D3/12;C25D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308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领域中,PCB的焊盘、端子部分、插入元件用的孔和印刷接触片部分等除了用作焊接之外,还需要元件之间的连接和连接器的电性导通。因此为了确保PCB上这些部分的铜与无铅焊料焊点之间的焊接性,往往在PCB的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连接可靠性和电性导通可靠性。现如今,改进PCB表面的金属层的结构、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表面处理方法,其能提高PCB在焊接组装时的无铅焊料焊点的可靠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PCB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用酸性溶液浸泡PCB以预定时间;以及在所述PCB的表面形成钴基金属层。所述钴基金属层的形成步骤包括:所述PCB在预镀钴溶液中进行预镀钴;以及所述PCB在镀钴溶液中进行脉冲镀钴,平均脉冲电流密度为1~2A/d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PCB表面处理方法在PCB的表面形成钴基金属层,该钴基金属层在焊接组装时对无铅焊料的浸润性强,并与基板上的铜焊盘结合强度高,同时对无铅焊料具有较好的阻挡元素扩散的作用,从而提高PCB上无铅焊料焊点的可靠性。而且,该钴基金属层直接连接无铅焊料及铜焊盘,改变了PCB表面处理层的成分,使得扩散阻挡作用增加,使无铅焊点不易发生 疲劳和蠕变,提高了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PCB表面处理方法不需要形成额外的金属层,从而减少工艺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镀钴溶液包括:氨基磺酸钴、氯化钠、硼酸,光亮剂。
较佳地,所述预镀钴的预镀时间为20~30分钟。
较佳地,所述脉冲镀钴具体包括:控制所述镀钴溶液的pH值在4~5,温度为50~80℃,镀钴时间为40~60分钟。
较佳地,所述脉冲镀钴还包括:控制平均脉冲电流密度为1.1A/dm2,脉冲电流频率为700Hz~800Hz,占空比为90%~95%。
较佳地,用酸性溶液浸泡PCB之前还包括:用清洗液及超声波对PCB进行清洗。
较佳地,用清洗液及超声波对PCB进行清洗之前还包括:对PCB的表面进行离子刻蚀,刻蚀的深度为0.2~0.3μm。
较佳地,在形成钴基金属层之后还包括:对所述PCB进行防变色钝化处理。
较佳地,对所述PCB进行防变色钝化处理具体包括:所述PCB在1-苯基-5巯基四氮唑、苯并三氮唑及乙醇溶液中钝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PCB表面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PCB表面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对PCB进行活化处理,继而在PCB的表面上形成钴基金属层,该金属层与无铅焊料直接接触,对PCB在焊接组装时的无铅焊料焊点的可靠性有提高作用,并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钴基金属层通过预镀钴和脉冲镀钴处理工艺形成。下述的实施例将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PCB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离子刻蚀。首先,对PCB铜焊盘的表面进行离子刻蚀,使其表面粗糙。具体地,刻蚀的深度为0.2~0.3μm。
步骤二,超声波清洗。具体地,将经过刻蚀后的PCB铜焊盘浸于清洗液,如IPA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较佳地,超声频率为25kHz,超声功率为250W/cm2,电流密度范围3-5A/dm2,清洗温度为室温,浸泡时间为10分钟为宜。
步骤三,活化处理。具体地,用酸性溶液浸泡PCB以预定时间。例如,该酸性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10%的硫酸溶液,浸泡时间为1~5分钟。该活化处理为后续的预镀钴和镀钴处理作准备。
步骤四,预镀钴。具体地,该PCB在预镀钴溶液中进行预镀钴。该预镀钴溶液为硫酸钴及硫酸。阴极电流密度为4A/dm2,阳极为纯度为99.99%的钴块。搅拌方式为连续过滤,预镀时间为2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