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钢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449.7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23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钢 曲线 支座 活动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铸钢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PC)轨道梁特殊铸钢拉力曲线支座的活动支座为铰(辊)轴式,是轨道梁与盖梁之间进行连接与荷载传递,并能满足梁体竖向支承和梁体纵向位移要求的机械装置。该曲线支座的活动支座包括上摆和下摆。
PC轨道梁特殊铸钢拉力支座为在PC梁端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整个曲线支座的上摆、下摆和T型滑槽基座板为铸钢件。活动支座的上摆与下摆通过辊轴和承压板连接,除满足梁体围绕辊轴竖向传动外,还能满足梁体纵向位移的需要。上摆、下摆和T型滑槽基座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受力安全和使用寿命。
如果按一般铸造方法(砂型铸造)生产出的上下摆容易形成夹砂,气孔,裂纹,缩松缩孔,表面质量差等缺陷,而且机械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铸钢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制作工艺制作的上下摆容易形成夹砂,气孔,裂纹,缩松缩孔,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铸钢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制作方法,铸钢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包括上摆和与上摆相配合的下摆,制造步骤包括:
S1、制模组模:采用分割产品的方式,用金属铝模分别根据上摆、下摆各自的形态制作各自的立板和底板部分,然后组合模型,组合模型前将各模块烘干,然后用热熔胶粘接,并用报纸条覆盖模块之间的缝隙;
S2、涂覆涂料及烘模:采用ZG275-485H的专用涂料,涂料按工艺要求按比例添加各成分,涂刷所述模型并烘干,涂刷烘干反复进行至少六次,烘干温度控制在60℃~80℃;
S3、装箱:砂箱内底部装入型砂并刮平,型砂粒度为30~50目,温度15℃以下,放入所述模型在所述砂箱中,然后向砂箱内均匀撒砂,边撒边振动砂箱;
S4、浇注:将熔炼的钢水浇注到所述模型的型腔中,浇注温度为 1600℃~1620℃,浇注速度18~22kg/s ,边浇注边振动所述模型的砂箱;
S5、清理:16~20小时后开箱获取上摆和下摆。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第一次涂覆涂料的浓度最低,第二次涂覆涂料的浓度最高,第三次及之后涂覆涂料的浓度为介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在烘房烘模时,间隔预定时间按预定方式移动所述模型,且保证室内各点温度稳定,湿度≤30%。
其中,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在模型外表面的死角用CO2-水玻璃砂填实,或预先在制模时安装工艺金属网,促使CO2-水玻璃砂在砂箱内不易振脱落。
其中,步骤S4的浇注具体包括:
始浇振动频率为120Hz,随浇注量越多,振动频率均匀降低,终浇振动频率为28Hz;
保持频率为28Hz,10~15分钟后在冒口补浇钢液一次,继续振动10~15分钟后再在冒口补浇钢液一次;
真空压力在0.07~0.09MPa下保持15分钟后泄压,继续振动20分钟后停止。
其中,在所述步骤S4浇注前用氧乙炔充分燃烧模型,然后向模型的型腔通入压缩空气,以吹除型腔内的杂质。
其中,熔炼的钢水的废钢原料中,Cr、Ni、Cu、Mo、V总量不超过0.80%,且碳当量≤0.45% 。
本发明通过消失模制造上下摆提高其综合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屈服、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更能满足铸件荷载和抗疲劳能力。减少了加工余量,控制了产品的变形量,解决了产品可能出现的缩松缩孔,夹砂,气孔,裂纹,表面质量差等缺陷。解决了消失模制造产品中在局部区域出现胀箱,炸箱,凸瘤等情况。优化了铸造工艺的补缩效果,提高了产品的收得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曲线支座活动装置的上摆示意图;
图2为曲线支座活动装置的下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曲线支座活动装置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大足区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