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024.6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1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重光;万江;黄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光(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44;C08G18/66;C08G18/32;C08G18/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姜玲玲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改性 水性 聚氨酯 树脂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首先将聚酯多元醇真空脱水,滴加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I;然后把多羟基羧酸加入到聚氨酯预聚体I中,再滴加二元醇单体,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II;再把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到聚氨酯预聚体II中,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物;往聚氨酯预聚物中加入有机胺进行成盐反应,再加硅烷偶联剂,再加入去离子水,再加二元胺扩链、搅拌,乳化得到高硬度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硬度达3H,附着力佳,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涂料的应用领域里,由于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质和较全面的机械物理性能,固化后其涂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化学品性,常用于金属防腐、汽车涂装、飞机蒙皮、地板漆、路标漆等。但是,大多数聚氨酯涂料含有较多的有机溶剂和一定数量的游离异氰酸酯,因此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具有不燃、气味小、无毒、无污染、节能、操作方便等优点,已广泛用做皮革涂饰剂、纺织助剂、造纸工业助剂、涂料和粘合剂等,而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目前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普遍存在干燥后成膜的硬度偏低,低于1H或勉强达到1H,达到2H的市场上几乎没有,并且高硬度会影响树脂在基材上的附着力。有些塑胶漆、木器漆、金属漆等用的水性聚氨酯树脂要求漆膜硬度2H或以上,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硬度可以满足要求,但是需要现配现用,使用周期短,用不完就浪费了,很不方便,所以有必要开发一款单组份高硬度水性聚氨酯树脂,同时兼顾对基材的附着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硬度高、附着力强、稳定性好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聚酯多元醇Novomer加入反应容器,真空脱水后,将反应容器内温度控制在80~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反应容器中滴加二异氰酸酯,其中二异氰酸酯与聚酯多元醇Novomer的摩尔比为2~4:1,滴加完毕后在80~90℃反应2~3小时,得到聚氨酯预聚体I;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I降温到60℃以下,将干燥的多羟基羧酸直接加入或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到反应容器,然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二元醇单体,滴加时间0.5~1小时,滴加完毕后,再升温到70~80℃,反应2.5~3.5小时,反应过程中加入稀释剂,反应结束后得到含亲水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II;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II降温到65℃以下,加入三羟甲基丙烷,温度控制在65~70℃,反应1~1.5小时,得到聚氨酯预聚物;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聚氨酯预聚物降温到50℃以下,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有机胺中和成盐,有机胺与多羟基羧酸摩尔比为1:1,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反应30~60mins,再加入去离子水,之后再加二元胺,搅拌30~60mins,乳化得到固含量为30~45%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戊二异氰酸酯或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异氰酸酯与羟基总量的摩尔比1.1~1.8:1,其中羟基来自聚酯多元醇Novomer、二元醇、多羟基羧酸、三羟甲基丙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Novomer的分子量为10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光(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光(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