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维持了雌马酚产生能力的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187.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矶野义员;森久子;上野友美;远藤理惠子;久米村惠;阿比留康弘;内山成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C9/123;A23C9/13;A23C11/10;A23L11/00;C07D31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维持 雌马酚 产生 能力 微生物 发酵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9月18日、发明名称为“含有维持了雌马酚产生能力的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980136848.4(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66413)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活菌的状态含有维持了雌马酚(equol)产生能力的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活菌状态的雌马酚产生微生物、且在保存后也能够稳定地维持该微生物的雌马酚产生能力。
背景技术
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大豆异黄酮;黄豆苷原(daidze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ein))与雌二醇结构类似,具有随着与雌激素受体(以下记作ER)的结合而产生的抗雌激素作用及雌激素样作用。迄今为止,大豆异黄酮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介入研究提示了利用抗雌激素作用得到的乳癌、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癌的预防效果,或利用雌激素样作用得到的更年期障碍、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高血脂症的改善效果。
近年,指出了上述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的活性本体可能是黄豆苷原的代谢物雌马酚。即,报道了与大豆异黄酮相比,雌马酚与ER的结合能力(特别是与ERβ的结合)强,向乳房和前列腺组织等目标脏器的移行性非常高(参见非专利文献1-4)。另外报道了在患者-对照研究中,乳癌、前列腺癌患者中雌马酚产生者显著少,还报道了分成雌马酚产生者和非产生者两组解析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的骨密度、脂质代谢的改善效果时,雌马酚产生者中显著被改善。
雌马酚由黄豆苷原经肠内细菌的代谢而产生,但是报道了雌马酚产生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日本人的雌马酚产生者的比例约为50%。即,日本人中有约50%不能产生雌马酚(雌马酚非产生者),在这些人中,即使摄取大豆或大豆加工食品,也无法享受基于雌马酚的作用的有用的生理效果。因此认为:为了使雌马酚非产生者呈现基于雌马酚的作用的有用生理效果,使其摄取活菌状态下的雌马酚产生微生物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已经公知雌马酚产生微生物,例如,由本发明人等从人的肠内分离出了拟杆菌E-23-15(FERMBP-6435号)、链球菌E-23-17(FERMBP-6436号)、链球菌A6G225(FERMBP-6437号)及乳球菌20-92(FERMBP-10036号)(参见专利文献1及2)。
因此,认为如果能够提供以活菌的状态含有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发酵制品,则可以摄取雌马酚产生微生物,能够享受基于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有用效果。但是,存在下述问题:使用雌马酚产生微生物、按照通常的方法制备发酵制品时,该微生物的雌马酚产生能力丧失,不能得到以活菌的状态含有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的发酵制品。进而,还存在下述问题:雌马酚产生微生物由于低pH条件或需氧保存等,雌马酚产生能力容易丧失的倾向强,所以即使能够制造维持了该微生物的雌马酚产生能力的发酵制品,也不能耐受保存,在流通阶段雌马酚产生能力被破坏。
以上述的现有技术作为背景,期望开发以活菌的状态含有维持了雌马酚产生能力的微生物的发酵制品。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9/00739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00042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1:MoritoK,HiroseT,KinjoJ,HirakawaT,OkawaM,NoharaT,OgawaS,InoueS,MuramatsuM,MasamuneY.Interactionofphytoestrogenswithestrogenreceptorsαandβ.BiolPharmBull24(4):351-356,2001
非专利文献2:MaubachJ,BrackeME,HeyerickA,DepypereHT,SerreynRF,MareelMM,KeukeleireDD.Quantitationofsoy-derivedphytoestrogensinhumanbreasttissueandbiologicalfluid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aphyB784:137-144,2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塚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塚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