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电子液压助力功能的电动车用制动操纵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95942.1 | 申请日: | 2016-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辉;张永生;魏文若;赵子亮;杨兴旺;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T13/74;B60T7/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电子 液压 助力 功能 电动车 制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电子液压助力功能的电动车用制动操纵机构,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伺服制动系统以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为动力,对液压制动系统施加助力,以便获得足够的制动力,此类系统被称为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在电动车出现之前,真空助力制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汽车。但在电动车上,发动机不会持续工作(如带有发动机启停功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甚至发动机彻底被电动机替代(纯电动汽车),这就导致进气负压不会一直存在,甚至完全消失,从而导致传统的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无法直接应用在电动车上。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部分企业提出了采用电动真空泵和真空存储装置来提供负压的解决方法,如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纯电动汽车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927761A)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的“电动真空助力制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100187)。此类解决方案虽然解决了传统的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在新能源车上的应用问题,但却带来了真空泵噪音大及系统集成度低等新问题。同时,此类系统由于采用传统的真空助力操纵机构,导致系统的制动力可控性差、响应速度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制动操纵机构,这种操纵机构不再使用真空进行助力,且应具有响应迅速、可控性好的特点,以便满足集成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电子液压助力功能的电动车用制动操纵机构,该机构具有响应迅速和可控性好的特点,通过装备该机构,可以改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效果,提升电动车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带有电子液压助力功能的电动车用制动操纵机构包括电子液压助力机构、集成式制动主缸;所述电子液压助力机构包括一个高压蓄能器;集成式制动主缸包括主缸壳体、主缸推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失效备份活塞;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失效备份活塞分别位于主缸壳体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失效备份腔内;制动踏板通过主缸推杆与失效备份活塞连接;失效备份腔内的失效备份活塞上套有失效备份活塞回位弹簧;失效备份活塞的一端部分插入第二活塞内部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行程,空行程小于失效备份活塞的极限行程;第一腔体内第一活塞两侧的空腔、第二腔体内第二活塞两侧的减压腔和增压腔、失效备份腔分别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并且减压腔和增压腔通过液压控制系统与高压蓄能器连接;第一活塞回位弹簧和第二活塞回位弹簧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活塞的两侧;在助力制动模式时,由高压蓄能器控制第二活塞运动,从而推动第一活塞运动,使高压制动液从第一活塞两侧的空腔流出;在电源失效制动模式时,主缸推杆推动失效备份活塞,失效备份腔中的制动液流向增压腔,推动第二活塞运动,从而推动第一活塞运动,使高压制动液从第一活塞两侧的空腔流出;在液压备份失效制动模式时,失效备份活塞持续运动至活塞空行程减为0直接推动第二活塞运动,从而推动第一活塞运动,使高压制动液从第一活塞两侧的空腔流出。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减压切断电磁阀,回油切断电磁阀储液杯,增压切断电磁阀,蓄能器切断电磁阀,增压腔回油电磁阀,失效备份腔切断电磁阀,储液杯;所述减压切断电磁阀一端连接蓄能器切断电磁阀,另一端分为两个支路,分别连接回油切断电磁阀和第二腔体减压腔的进出油孔;回油切断电磁阀一端连接减压切断电磁阀,另一端连接储液杯;蓄能器切断电磁阀通过增压切断电磁阀连接第二腔体增压腔的进出油孔;失效备份腔出油孔通过失效备份腔切断电磁阀连接到增压腔备用进油孔,增压腔备用进油孔通过增压腔回油电磁阀连接到储液杯;第一腔体内第一活塞两侧空腔处的第二腔补偿孔和第一腔补偿孔、失效备份腔补偿孔直接与储液杯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的换挡调速方法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 下一篇:防拱脚制动主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