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5213.6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禹杰;林素慧;彭康伟;洪灵愿;夏章艮;徐宸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层 金属电极 扩展部 发光二极管 扩展电极 发光层 金属 发光二极管元件 表面金属 电极主体 三维结构 完全接触 可靠度 散热 导出 吸光 制作 延伸 | ||
1.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连接层、发光层、第二连接层,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之上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包括电极主体和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金属扩展部,所述金属扩展部与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不完全接触,所述金属扩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具有空隙,增加所述第一金属扩展部与所述发光层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一半导体和电流传导层,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第二半导体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扩展部邻近第一连接层的一侧部分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扩展部为金属线,具有两个接触点,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电极主体,第二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上,中间悬空。
5.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第一连接层、发光层和第二连接层,并分别在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的表面上制作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的第一金属电极包括电极主体和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金属扩展部,所述金属扩展部与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不完全接触,所述金属扩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具有空隙,增加所述第一金属扩展部与所述发光层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通过下面方法获得:首先在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上制作所述电极主体,接着采用打线的方式制作所述金属扩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所述电极主体和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为接触点,将金属线连接所述接触点,形成金属扩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通过下面方法获得:首先在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上形成掩膜图案,接着采用蒸镀的方式形成金属扩展部,移除所述掩膜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通过下面方法获得:首先在第一连接层的表面上形成掩膜图案,接着采用蒸镀和电镀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金属电极,移除所述掩膜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2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