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4211.5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俭;石山;刘树;刘志超;王皆庆;袁占辉;张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岸基 变频 供电系统 | ||
1.一种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该系统由主监控系统、岸基电源子系统、接电箱子系统、 电缆卷筒子系统、船舶电源子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
岸基电源子系统、接电箱子系统、电缆卷筒子系统、船舶电源子系统的电气一次部分依 次连接,所述岸基电源子系统的电源输入引自港口中心变电站电源,岸基电源子系统根据泊 位中船舶电制要求,产生多种不同电制输出,为多个泊位配置岸基供电回路;
所述接电箱子系统包括从岸基电源子系统不同电制输出端引出的多路高压和/或低压接 电箱;
所述电缆卷筒子系统包括多组高压和/或低压电缆卷筒,所述船舶电源子系统为各泊位中 的船舶高压和/或低压配电系统,所述高压和/或低压电缆卷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多路高压和/或 低压接电箱和各船舶高压和/或低压配电系统之间;
主监控系统与岸基电源子系统、接电箱子系统中各接线箱、港口中心变电站之间设有独 立通讯通道;电缆卷筒子系统、船舶电源子系统设有各自独立的通讯总线与主监控系统连接; 主监控系统控制器获取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信息,并向各子系统下达控制命令,协调控制各 子系统,实现输出电制切换、并网模式切换、负荷转移、保护、计量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主监控系统、各子系统均设有独立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电箱子系统中的各接线箱与电缆卷筒子系统中的对应电缆卷筒之间设有独立通讯通道, 电缆卷筒子系统中各电缆卷筒与船舶电源子系统中对应船舶配电系统之间设有独立通讯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监控系统设有主监控系统控制器、数据交换机;主监控系统控制器为岸基电源子 系统和接电箱子系统之间的独立通讯通道设有独立接口;数据交换机连接主监控系统控制器、 电缆卷筒子系统控制器、船舶电源子系统控制器、计费工作站、安防工作站、视频监控工作 站、数据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船舶电源子系统的靠岸并网模式包括岸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和船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
岸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下,并网、负荷转移操作由岸基电源子系统主导、其他子系统配 合完成;船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下,并网、负荷转移操作由船舶电源子系统主导、其他子系 统配合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岸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下,并网点为岸基电源子系统输出开关;并网前,将船舶电源 子系统接入开关、船舶电源子系统与岸基电源子系统之间的电气一次开关闭合,岸基电源子 系统检测到船舶电源参数后,调整变频电源子系统的输出参数与船舶电源一致、实现并网点 两端的并网同期,闭合岸基电源子系统输出开关,完成并网;并网之后,岸基电源子系统与 船舶电源子系统相互配合,完成负荷转移操作,再断开船舶电源子系统输出开关,切除船舶 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船侧操作靠岸并网模式下,并网点为船舶电源子系统接入开关;并网前,将岸基电源 子系统输出开关、岸基电源子系统与船舶电源子系统之间的电气一次开关闭合,船舶电源子 系统检测到岸基电源参数后,经通讯通道调整岸基电源子系统的输出参数与船舶电源一致、 实现并网点两端的并网同期,闭合船舶电源子系统接入开关,完成并网;并网之后,岸基电 源子系统与船舶电源子系统相互配合,完成负荷转移操作,再断开船舶电源子系统输出开关, 切除船舶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岸基变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船舶电源子系统的离岸并网模式下,并网、负荷转移操作由船舶电源子系统主导、其他 子系统配合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