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708.5 | 申请日: | 201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昭宗;蔡菲;周奇荣;伍绍溢;王小平;王玉;邢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013;B23K37/00;B25H7/04;C2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制作 风口 铁口框 炉体组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高炉炉壳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壳制作 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的风口大套是高炉送风管路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支承风口中套与 小套,并将其与高炉炉体相连成为一体,它与风口中套、风口小套装配在一起, 加上冷却水管等其它部件,形成高炉的风口装置。风口大套常呈空心的圆台形, 由铸铁或铸钢铸成,内部铸有蛇形管,通水冷却,其前端锥面与风口中套上端 锥面配合,上端与炉体装配连接在一起。通常,风口大套和高炉炉壳的连接方 法是:先在高炉炉壳上焊接风口法兰,再用螺栓把风口大套和风口法兰固定连 接,从而把风口大套固定在高炉炉体上。由于法兰阶梯纵截面呈阶梯形的特点, 在炉壳上焊接法兰,其焊缝的直径必定大于风口大套的直径,这就使得炉壳上 风口法兰间距比较小。对于特大型高炉,由于风口大套数量较多,就使得炉壳 上开孔过多,风口法兰的焊缝间距过小,使得焊接应力过于集中,甚至有时风 口法兰过密炉壳上无法布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焊接应力且可保证焊接 质量的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炉炉壳 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炉体进行组装;
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检查;
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定位、划线;
根据对风口和铁口框的划线范围,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开孔;
对开孔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检查,以与炉体相对位;
将风口和铁口框与炉体固定并焊接;
采用超声波对焊接完后的焊缝进行检查;
将组装完后的炉壳分段拆除;
对拆除后的炉壳进行退火处理;
将退火处理后的炉壳进行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还包括在退火 处理的炉壳组装之后进行检查并涂装。
进一步地:所述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包括风口与炉 体的组焊及铁口框与炉体的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风口与炉体的组焊还包括在对开孔的尺寸和位置检查之 后,对法兰进行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处理的退火温度升控制在500℃-600℃之间,保持温 度为1-3小时,并随炉体温度24小时降温自然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温度升为550℃,保持温度2小时,随炉体温度24 小时降温自然冷却。
进一步地:对所述风口和铁口框定位、划线时,在风口与铁口框上分别进 行中心点标识,并画出十字中心线。
进一步地:在炉体上画出十字中心线,使风口、铁口框的十字中心线分别 与炉体的十字中心线对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 至少存在以下优点:所述一种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通过 对炉体组装后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检查,接着进行定位、划线,根据划线范围 进行开孔,再找正、固定并焊接,接着进行再检查,并分段拆除、退火,最后 组装、检查和涂装,将焊接好的炉壳分段拆除退火,可以减小焊接应力,且可 保证焊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示出了一种高炉炉壳制作风口及铁口框与炉体组焊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对炉体进行组装;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检查;对风口和铁 口框进行定位、划线;根据对风口和铁口框的划线范围,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 开孔;对开孔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检查,以与炉体相对位;将风口和铁口框与炉 体固定并焊接;采用超声波对焊接完后的焊缝进行检查;将组装完后的炉壳分 段拆除;对拆除后的炉壳进行退火处理;将退火处理后的炉壳进行组装。
本发明通过对炉体组装后对风口和铁口框进行检查,接着进行定位、划线, 根据划线范围进行开孔,再找正、固定并焊接,接着进行再检查,并分段拆除、 退火,最后组装、检查和涂装,将焊接好的炉壳分段拆除退火,可以减小焊接 应力,且可保证焊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钢管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薄壁管自动焊接装置